时间:2021-03-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公共博物馆的使命,这是个厚重而又常新的话题。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史,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往;说它常新,是因为在不同的时代,它总是带着不同的色彩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职责。
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可追溯到1683年建立并向世人开放的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这可视作世界近代博物馆创建的肇始。在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当推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这亦是中国公共博物馆的滥觞。我国公共博物馆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至今已有数以千计的博物馆。在公共博物馆发祥地南通,仅环濠河博物馆群就包含13个各类博物馆。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视博物馆建设,更为重视挖掘、发挥文物的现实价值及其教化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那么,在新时代,要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博物馆担当着怎样的重要使命,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是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馆的基础存在,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也是历史、文化存在的载体。物的搜集、甄别、筛选、保存、陈列都有其基本的规范及内在逻辑,既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也是一项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工程,还是一项需要大批热爱博物馆事业者敬业奉献的工程。张謇当年为办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不仅将自己全部收藏奉献出来,而且随时随地留心,或征集或索求或购买,以不断丰富馆藏。南通博物苑室内室外琳琅满目,各种展品有数万种。以物教人,就是要将物的形态真实、准确、合理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观物、识物、赏物的过程中,既能观看其形态特征,也能感受其本质属性,还能体会其生命灵性。在此过程中,让观众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并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美感,陶冶性情。
二是以史育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后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要将这些历史和故事尽可能真实地挖掘出来、准确清晰地描摹出来、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既需要知识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博物馆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张謇当年曾通过上书、游说等方式呼吁国家办博物馆,认为公共博物馆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诸天下,以物存证,以史服人。他认为“中国世称文明最古之国,作为文明古国,其政治与风俗的沿革、器具器物的制作、自然物品的收集与保存等等,当然值得魁儒硕彦研求讨论”“上可以保存国学,下可以嘉惠士林”。同时,存物存史,让学校师生及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盖有图书馆、博物院,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地方人民知识之增进,亦必先有实观之处所”。张謇当年的博物馆思想对今天仍有重要启迪意义。如今“四史”学习方兴未艾,除了书本外,博物馆的文物、遗存都是非常鲜活的史料,能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人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中学史、懂史,提高鉴史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在触动和感动中汲取正能量。
三是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体现出的文化来引导人、熏陶人、感化人,使人们的心灵、思想得到浸润和滋养。文化既客观存在,又抽象无形。以文化人,博物馆的这个功能和职责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考察时说,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体现了活化馆藏文物和历史遗存的重要性。文化蕴含于文物之中,人们在观物、品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能领略并感知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力量。
物、史、文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基础;史是能够领略、感知的,是物与文化的桥梁纽带;而文化则是无影无形的,当然,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可意会的。史借助于物得以表达,而文化又附着于物的形体、史的内涵之中。物所展陈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这二者对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博物馆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并寄予厚望。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突飞猛进,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因此,要让文物动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除了内容的实、形式的美,还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来获取并释放更多信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谐统一,物、史、文三者融为一体,让文物、遗址、文化遗产这些原本冰冷、坚硬的东西变得有情感有温度,变得柔软温润,成为人们眼中的宝、心中的爱,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以物教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才能促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以使今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下一篇:儿童美术考级,该不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