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科:色彩的狂喜与苦难

时间:2021-03-29    来源: 网易艺术    作者: 网易艺术

摘要:忽然坠入大面积的色块,目光顺着暧昧不定的色彩边缘探索,在未知的空间中展开一场冒险,这是人们对他的最初印象。罗斯科曾说这些色彩并不在于阐述任何肉眼可见的经验人生,那些人性中最深沉的感情才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罗斯科热爱阅读,尤其是各式各样讲述悲剧的著作,他沉浸其中,反复品味着人类的苦难与狂喜。日后,他也将不断回到悲剧文学及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

忽然坠入大面积的色块,目光顺着暧昧不定的色彩边缘探索,在未知的空间中展开一场冒险,这是人们对他的最初印象。罗斯科曾说这些色彩并不在于阐述任何肉眼可见的经验人生,那些人性中最深沉的感情才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罗斯科热爱阅读,尤其是各式各样讲述悲剧的著作,他沉浸其中,反复品味着人类的苦难与狂喜。日后,他也将不断回到悲剧文学及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


20世纪40年代的罗斯科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经历过恐怖的战争和巨大的幻灭之后,艺术家们再也无法描绘传统的美丽人体与自然风光,仿佛那对现实世界已经过于遥远。他们纷纷开始探索主题和绘画方式,试图解释世界变革对人类的影响。

在这股思潮之中,罗斯科日夜思索,受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启发,以及看过意大利画家战后作品群展的顿悟后,最终摸索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视觉语言——漂浮在虚空中的,大到能包裹住一整个人的,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组合。

终于,想说的一切都找到了出口,情感倾泄而出。

人们为罗斯科的画作倾倒,客户的购买、画廊的邀约和杂志的报道络绎不绝。罗斯科的名声渐涨,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然而,艺术家似乎却为此困扰。他尤其担心收藏家购买画作只是为了赶时髦,评论家对他的作品错误地作出解释,甚至随意地将抽象画家的名头按给了罗斯科。要知道,罗斯科一直想做的正是超越当时的抽象主题,甚至是超越所有传统绘画。因此,痛恨着浮华的消费主义的艺术家几乎拒绝了所有索画要求,仅邀请好友来工作室中观画。

但事与愿违的是,这反而增加了艺术家的神秘感,罗斯科的作品变得更加炙手可热。流行文化张开大口,艺术家对它的反抗仅仅像是菜肴中点睛的稀有食材,被人们赞颂着、消费着。

1958年,罗斯科接到了为商业大鳄西格拉姆大厦作画的委托,工作内容是为一层的豪华餐厅绘制壁画。在之后的近一年中,罗斯科都沉浸在这份工作中。世人都在期待这位与众不同的叛逆艺术大师会带来怎样的惊艳之作,正在此时,罗斯科却向一位记者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我希望我的画能让那些去餐厅吃饭的人倒尽胃口!

罗斯科与当时战后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如此格格不入,似乎他身体中的俄国血脉让他永远身处在波罗的海边的寒冬中。在不知饕足的人群中,他仿佛是一位行过死荫之地的修行者,描绘人类的悲剧,揭露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警醒世人面对即将来临的苦厄。他不希望作品只是被挂在某个客厅中,就像他并非是一只可爱的亮闪闪的怀表,而应该是在高塔上振聋发聩的洪钟。

1959年在为西格拉姆完成了让人如鲠在喉的深红色壁画后,罗斯科深深认识到他的作品和他想要表达的无法与喧嚣城市契合。自此以后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归所,为作品,也是为自己。虽然出生在一个专注于现世的非传统犹太人家庭,罗斯科生命中的最后七年却与教堂越走越近。在休士顿,如今人们可以参观由罗斯科参与设计并绘制壁画的教堂——Rothko Chapel。

最初的明亮的橙红色和绿色渐渐融合不见,浓重的酒红色荼靡一时。最后的最后,所有颜色全部消失又在同一时刻全部显现——黑色。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的,无边无际的黑。

这就是罗斯科给出的答案,从开始到结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