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北京古城,梁思成都做了啥?

时间:2021-09-2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科技日报

摘要: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具有突出价值,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提出的“整旧如旧”的保护修缮理念,也成为此后文物保护界长期遵循的原则。
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具有突出价值,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提出的“整旧如旧”的保护修缮理念,也成为此后文物保护界长期遵循的原则。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楼的一角,录像、图纸、信件、手稿等362件展品静静地躺在一个个展柜当中。它们拼凑出中国建筑学家、古建筑保护者梁思成的一生,也折射出现代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历程。


不大的展馆里游人如织,来参观的人们在展馆中穿梭、查看展品。在斑驳字迹与图像细节中,生者与这位中国建筑学家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战火中的考察


1932年,日军燃起战火,淞沪地区进入艰苦抗战阶段。也是在这战火纷飞的一年,梁思成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古建筑调查,并发表了调研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在报告的绪言中,梁思成写道:“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研究古建筑,非作实地调研测绘不可。在不太平的年代里,梁思成的足迹踏遍了中国两百多个县,考察了2738处古建筑遗存。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策展人王南介绍,中国营造学社至今还收藏着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田野考察拍摄的近2万张照片。


王南介绍,1932年4月梁思成开始考察独乐寺观音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完成了独乐寺观音阁的4张测绘大图、二三十张小插图和5万字左右的论文,工作量相当于现在的硕士论文甚至博士论文研究。


考察山西应县木塔时,梁思成为了精确测绘,更是拉着铁索爬上了60多米高的塔顶。


“测绘古建筑为什么要这么着急、这么玩命呢?一是出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二是因为他们在和同时期的日本建筑学家竞赛。在中国古建筑学研究领域,中国人要取得自己的话语权。”王南说。


日本建筑学家曾发表论文断言,中国大地上已经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了。1937年7月7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梁思成、林徽因宣布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为唐代木构建筑,打赢了中日建筑研究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动乱的年代,去五台山的路并不好走。梁、林二人从北平(现北京)出发,中途改坐骡车、骑马,最后步行,才来到五台山佛光寺。途中,林徽因给女儿梁再冰寄了一封家书。在家书中,她表现出了中国人抗日的坚定信心与极大勇气,“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破译古建“天书”


在展馆正中央的展柜里,摆放着梁启超寄给梁思成的古书《营造法式》。它是由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专著。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


收到这本古书时,梁思成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就读。当时,因为年代久远以及语词变化,这本专著没有人能读懂,宛如天书。


可也正是这本书,让梁思成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不同于西方建筑的另一套体系与密码。破译并传承这一密码,只有靠中国人自己。


于是梁思成开启了他上下求索,释读“天书”的大工程。他首先通过学习清代建筑和清工部编纂的《工程做法》来理解清式建筑的基本做法,继而结合唐、宋、辽、金建筑实物逐步释读《营造法式》。


梁思成创作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一幅图《中国建筑之“ORDER”》,就通过与西方建筑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的法则。


“材”,指的是标准木材。据王南介绍,在西方古建筑法式当中,以柱子的直径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基本模数:一座神庙的重要设计尺寸往往是柱径的整数倍或者分数。梁思成发现,中国古建筑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中国是拿“标准木材”的断面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尺寸标准。


后来,梁思成与助手们完成了《营造法式》注释工作的大部分内容,也因此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展馆中展出的梁思成《宋<营造法式>注释序(未定稿)》即是他苦心孤诣终破译“天书”的有力证明。


“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在现今的城市规划建设、古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梁思成的思想仍在熠熠生辉。


早在1949年,梁思成就曾提出,将北平古城整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王南说,这是当时世界上非常超前的思路。


这一思路多次出现于梁思成规划北京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中。


展品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将时空拉回那一段商议如何建设新中国首都的岁月。


梁陈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它认为应将原有的老城保护起来,再造一个拥有多中心功能区的现代新城。而苏联专家的方案则认为,在新中国经济基础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新建城区耗费资源,应在原有的北京城基础上继续建设,形成中心化的城市。


1953年,梁陈方案和苏联专家的方案没有达成一致,梁陈方案未被采纳。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古城墙、城门、牌楼的拆除,令梁思成心痛不已,“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他说。


那段时间里,为了保护北京古城,梁思成奔走呼吁。他给聂荣臻将军、周恩来总理的亲笔信就在展品梁陈方案的旁边,字里行间都透着急迫。他还写下众多关于北京古城保护的科普文章,希望能够呼吁民众进行文物保护,得到更多的关注及支持。


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具有突出价值,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提出的“整旧如旧”的保护修缮理念,也成为此后文物保护界长期遵循的原则。


在梁思成逝世15年后,1987年,他及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因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栋梁,既是这次文献展的主题,又是建筑行业重要的术语,更是对建设者的光荣称谓。低头弯腰观看展品,正是对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栋梁”的“鞠躬致敬”。


此番隔空“对话”的意义在于:感悟科学考古调研的实践方法,发掘和传承古代建筑技术,以此觉察文化自信。


一代宗师已去,而其思想和遗志犹待传承。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