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到徐渭,他的捐赠填补了中国古代绘画数百年空白

时间:2022-06-24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王丽静 

摘要:这是2012年,春节前,邓拓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的展览现场,也是邓拓先生捐赠作品的第一次最大规模集中亮相。

“排队排到了400米开外的三联书店”。

“当天排队看展人数超过3万”。

邓拓先生凭一己之力,填补了中国古代绘画史数百年来的空白。

每逢邓拓先生的捐赠展,都会轰动整个美术界。

时隔十年,中国美术馆以“斯文传古风”为名,展出了邓拓先生捐赠的艺术精品70余件套。让我们得以再次欣赏这批艺术珍品,共享文化盛宴。

展览分为“潇潇竹、磊磊石”“移生动质寓兴意”“澄怀观道寄畅游”三大板块,展现了中国传统花鸟画和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与内在精神,并首次展出了由邓拓家属提供的珍贵照片、文献、书籍等,呈现了邓拓先生的雅趣风骨。

我们在看展的同时,不禁会感慨邓拓先生的伟大与无私,更能体会到“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的深刻含义。

潇潇竹、磊磊石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白居易《养竹记》

白居易的这段话首次总结了竹子的四种美德。

竹与石,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绘画题材。邓拓作为“学者型”藏家,他的藏品也少不了竹石题材的绘画精品。

展览第一板块,就汇集了十多幅邓拓收藏的竹石精品画作,并以“文人画”倡导者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为开篇。

苏轼认为“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而此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他偏爱"竹石"题材的绘画,但其传世画作仅存两幅,一幅是《枯木怪石图》,另一幅则是此次展出的《潇湘竹石图》。

《潇湘竹石图》纵28厘米,横106厘米,绢本水墨,左边末尾处有题有“轼为莘老作”,卷后有元明及现代26家题跋。据专家推测,此画大约于1072年,苏轼36岁,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该卷融竹石与江天为一体,气象旷远而不失嶙峋挺健之气:画卷前段绘一片土坡,笔致舒缓;两块怪石,相倚相背,体势奇崛,以飞白笔法写之;几丛疏竹左右横斜,撑开天地,竹枝顿挫中显俊拔,竹叶或撇或捺、或隶或行,处处见笔法”。

《潇湘竹石图》作为苏东坡罕见的传世作品,对于它真伪的判断也有着争议。展览还特意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关于此作品真假判断的部分做了摘录。

“杨仁凯:此卷为白隆平旧藏,徐邦达认为不真,谢稚柳和我则认为真品。白隆平曾携往上海文管会,未成交。又前往北京找张珩,张因公外出未归,未能见面。转送故宫博物院,众人未看好,于是由邓拓收藏。后来我与张珩谈及此画,张表示不当看假。白隆平还有一幅苏氏竹石,早已流往日本,有印本刊行。”

——《古代书画鉴定笔记》

1961年《潇湘竹石图》的出现,在当时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苏轼的画作只在书中有过记载,没有人见过画的原作,判断真伪也成为了难题。

邓拓在《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中曾描述他当时见到这幅画的感受:“隽逸云气扑面而来,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涉无涯际,恰似湘江与潇水相合,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徘徊凝视,不忍离去。”

尽管当时邓拓未能确定这幅作品是否为苏轼的真迹,但他凭借着深厚的古代历史、文学修养,认定这幅画作是一件珍品。当时卖主索要价格较高,于是邓拓拿出自己新著《燕山夜话》的全部稿费,并卖掉了自己收藏的部分作品,才将《潇湘竹石图》收入囊中。

邓拓买到《潇湘竹石图》后非常激动,把书房起名为“苏画庐”,可见邓拓对这幅作品的喜爱。

树大招风。正是因为邓拓收藏了这件作品,所以有人写信检举邓拓搞文物投机,导致他差点被查处。最后认定“邓拓在此问题上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此事才算平息,邓拓才得以保命。多亏邓拓“慧眼识东坡”,才让这幅经典之作得以传世,才让我们今天有幸一睹苏轼当年的文人风范。

提及竹子,大家一定会想到郑板桥那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邓拓眼里,郑板桥的竹子是一种人格的完美体现。他曾总结:“我认为学习‘板桥体’的最重要之点,是要抓住‘板桥体’的灵魂。什么是‘板桥体’的灵魂呢?我以为它就是在一切方面都要自作主子,不当奴才!”

此次展览也展出了郑板桥竹石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大家近距离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

除此之外,这部分还展出了钱榖《竹林觅句图》、吴镇《竹石图》、张雨《霜柯秀石图》、倪元璐《洞天竹剑图》、朱耷《秋窗竹韵图》、蒋廷锡《仿夏昶竹石图》、王鲁伯《湘皋清趣》等。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让我们置身竹石间,体会古人“物我合一,见竹如见君子”的心境。

移生动质寓兴意

唐代是中国花鸟画的形成期,在张操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后,花鸟画更加注重对自然和生命的表现。进入五代,花鸟画题材更加丰富,“皇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不仅继承了前代传统,更是将“妙得其真”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花鸟画也开始走向成熟。

北宋画院花鸟画,则在宋徽宗赵佶的倡导下更加生动逼真,开始向情景交融,富有诗意境界的方向发展,水墨花鸟画也初露锋芒。此后,工笔和写意成为了花鸟画的两大形式。文人介入绘画活动,使得绘画成为了抒胸臆的手段,画法不断丰富。元明清时期的花鸟画,呈现愈趋个性多样的绘画样貌。


这一部分则以花鸟画为主,展出了邓拓收藏的三十余件套花鸟作品,从南宋到清,既有院体和佚名画家的作品,也有文人名家水墨简淡的手卷册页。其中,明季吴门画派和清中期前后扬州画坛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名作也多有展出。

在邓拓的藏品中有三幅不同时代的墨龙,一幅宋代陈容的《云龙图》,一幅明代的《风云起蛰图》,另一幅是清代周璕的《墨龙图》。这三条墨龙,也是中国龙文化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此次展览则展出了两幅墨龙,陈容的《云龙图》和周璕的《墨龙图》。

陈容所画《云龙图》,气势如虹,纵112.5厘米,横48.5厘米,边上小签写有“宋陈所翁墨龙神品 风满楼珍藏”字样。天头则用楷书书写“宋陈所翁画龙真迹,粤中仅有无上神品。道光年新会罗天池题。”

据史书记载,第一个画龙的名家是南朝的张僧繇,而有墨迹传世的画龙高手,则是宋代陈容。

《图绘宝鉴》卷四记陈容“善画龙,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噗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曾不经意而得,皆神妙。”

吕纪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曾在宫中任锦衣卫指挥使。李梦阳曾说吕纪的画“工似不工意”,注重画面意境营造。

此次展出了吕纪《牡丹白鹇图》,是典型的工笔画重彩,画中物象细腻生动,作品整体气氛欢快悦人,体现出典型的皇室审美趣味。

吴门画派可以说是撑起明代中晚期绘画的半边天,而沈周则是此画派的开派宗师。他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并有所创新,在文人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次展出了沈周的写意花鸟画精品——《萱草秋葵图》。全卷有两段,首段为没骨萱草,题款“我母爱萱草,堂前千本花。赠人推此意,磨墨点春华”。第二段是一枝墨笔秋葵,题款“白衣吾老矣,养我敢忘君。常写葵千本,逢人便可知”。

清代陆时化认为:“宋人写生有气骨而无风姿,元人写生有风姿而无气骨,此皆所谓偏长,能兼之者南先生(沈周字启南)。”

沈周曾在《写生册》跋中写道:“我于蠢动兼生植,弄笔还能窃化机;明日小窗孤坐处,春风满面此心微。戏笔此册,随物赋形,聊自适闲居饱食之兴。若以画求我,我则在丹青之外矣”。他主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随物赋形、物我和一、以心为造。

此外,还展出了明代吴门画派重要画家周之冕的《花下雄鸡》。王世贞评其画云:“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之冕能兼二人之长。”周之冕首创“勾花点叶”法,在明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徐渭的《花卉卷》占据了一整面展示板,用笔豪放,水墨淋漓。他的作品也被称为“大写意中的大写意”。郑板桥非常崇拜他,自称“青藤走狗”。曾有人说徐渭的作品有着“推到一切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气概。他一生坎坷,晚年非常凄凉,将内心的情绪倾泻与笔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肆意磅礴的大美。“造化在手”“与天地参”,寥寥数笔却成为千古绝唱。

这幅明王穀祥《抚宋人设色水仙图并书赋》创作于1559年,纵30.2厘米,横186厘米,卷前原题签写道“王吏部禄之抚宋人设色水仙”,画卷末款署“己未仲春毂祥写”。这幅作品也代表了吴门画派后期工细一路的较高水平。

“整卷结构犹如演出一出戏剧,或若吟诵一首诗词,起承转合天然巧成。卷首一簇主势偏左,自然引导视线前移,第二簇由三枝组成,其中一枝承接前簇,相互迎揖,有婉然羞涩之态,转而主枝端庄,左右开合,与第三簇形成画卷高潮,数朵水仙花争相斗艳,或俯、或侧、或全盛、或半开,一派盎然生意,掩映其后的两块湖石也呈扇状,姿态高古,其皱、涩质地与柔嫩花叶形成鲜明对比,各得其所,末簇舒展,花朵回首顾盼,楚楚可人,掩卷之时,若有不舍之感。画面勾勒精工,笔致细腻,设色浓艳而不乏文雅”。

清代的大写意画家,我们首先会想到八大山人朱耷。此次展出了朱耷《鹤鹿凫雁图》四条屏和一幅《鱼》。朱耷借物抒情,从这几幅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朱耷一种冷漠、孤僻、高傲以及对现实的不满——“给世界一个白眼”。

此外,还展出了常州画派开山祖师恽南田的《行书楹联》、华喦《红白芍药图》、扬州画派黄慎《疏柳八哥图》、高凤翰《鸡冠花图》、金农《水墨花木图八开册》《双色梅花图》、罗聘《兰石图八开册》、李方膺《梅石图》、李鳝《篱菊雄鸡图》等。

此板块展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明清时期花鸟画发展的主脉。

澄怀观道寄畅游

苏轼曾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士气”文人画的主要内涵,并以有“士气”为上品。元代绘画,受文人画思潮的影响,强调“士气”与“古意”。

在邓拓的收藏中,怎少得了文人山水画佳作。这一部以元明清山水为主,展出了三十余件套山水精品。

此次展出了倪瓒的《鹤林图》,画中物像非常简单,土丘、树木、瑶坛、仙鹤,正可谓“洗尽铅华的书画,干净至极的人生”。展览也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中对这幅作品真伪的判断,做了节选展示。

吴门画派的山水也属于文人画,强调“士气”,升华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尤以“吴门四家”最为有名。此次展览就将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大师的作品齐聚一堂。

沈周《拟赵雪松万木峰图》正如延陵吴宽所题,“若得此图悬之高堂,可得卧游矣”。

文徵明与沈周同为长州人,早年跟随沈周学画。他的绘画“早年细致清丽,中年用墨粗放,晚年则粗细兼具,而得清润自然之致”。此次展出了他的两幅作品,一幅是1543年所作《夏木垂阴》,另一幅《叠嶂飞泉图》则是文徵明1555年(86岁)所作的“细笔”精品。

《叠嶂飞泉图》中的三叠飞泉和人物构思巧妙,是此幅作品的“画眼”。整幅作品用笔沉稳,设色典雅,清秀中见苍润,透露着清俊雅致、幽深高逸的意趣。

文徵明的子侄孙辈,都善画,其中文伯仁成就较高。此次展出了他的一件《太湖泛舟图》。

江南多才子,作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一身饱受世态炎凉的滋味。“下诏狱,谪为吏”后,他开始致力于绘画。他的山水画讲究意境情趣,雅俗共赏。

此次展出了唐寅的《湖山一览图》,画中描绘的是太湖的景色,是他在游历江南美景时的随性之作。画面留有大片的空白,有着空阔的境界,清雅宜人,并题有“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画不成,此际阑干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的自作诗。

仇英是漆匠出生,后从周臣学画。董其昌称“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他的作品无论尺幅大小,结构严谨。此次展出的《采芝图》,分为两段布局,前实后虚,中景留白,有着云雾缥缈的仙境之感。画面右侧一位文士立于巨石之上,刻画自然,如仙境中人;画面右下方的童子正在采摘灵芝;青翠层叠,一片清凉。

后继仇英画法的尤求,也有作品展出。

明清之际,董其昌的名气大,影响也大。他积极倡导和推动文人画,是“华亭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是继莫世龙之后,对“画分南北二宗说”做了进一步阐明。董其昌的传世作品不少,此次展出了他的《秋江鱼艇图》。

明代山水画家多,流派杂。展览还展出了晚明“松江派”赵左的《仿古山水八开册页》,杭州“武林派”画家蓝瑛的《法大痴道人山水》等人的作品。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盛极一时。以清初“四僧”为代表的画家,强调个性解放,“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

“四僧”之一的石涛,半生云游,饱览名山大川,“一生郁勃之气,无所发泄,一寄于诗画”。此次展出了石涛的《江干访友图》和《山水十二开册》,他在《江干访友图》中写有长跋,可见他对这件作品非常满意。这段跋文也是《石涛画语录》中的经典章句。

《江干访友图》题款“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缈,此生活之大端也。故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苟非其然,焉能使笔墨之下,有胎有骨,有开有合,有体有用,有形有势,有拱有立,有蹲跳,有潜伏,有冲霄,有崱屴,有磅礴,有嵯峨,有巑岏,有奇峭,有险峻,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

石涛在安徽宣城时,与梅清等名士交往。“梅清早期的山水给石涛以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影响”。此次展出了梅清1663年所作《仿古山水八开册页》。

“清初四王”以山水画为主,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仿古。此次展出了王原祁1665年所作的《仿黄公望山水》,以及王翚1695年创作的《山水八开册》、1707年所做的《山寺水村图》。“娄东画派”至王原祁影响最大,与王翚的“虞山画派”几乎主宰了当时的山水画坛。

除此之外,还展出了“娄东画派”方士庶《秋山牧牛图》;“金陵八家”龚贤《山壑桥亭图》和樊圻《山径骑驴图》;职业画家“二袁”之袁江的《春江花月夜》;“休宁三逸”之查士标的《拟米元晖云山烟书卷》等经典作品。

还有许多佚名经典之作,也一同展出。

正如此板块所言:“既有延续两宋“气质俱盛”的大山大水和遥山远水……也有元季画高蹈出尘的隐逸超然;既有吴门群体悠游都市山林的闲适旷达,也有董其昌所倡“绝去甜熟蹊径”的士气正宗;既有仿古出新的笔墨游戏,也有妙于剪裁的山川小景。”让我们畅游其中,尽情感受这片纯净的山水世界。

结语

“八百年间古帝都,石梁秘籍继河图。丹青旧迹嗟零落,翰墨奇缘意惋愉。心爱斯文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人民艺术新天地,展望方来万里途。”

这是邓拓先生在1960年,参观故宫绘画馆之后所作的一首诗。他收藏古代绘画,不仅是文物保护,更是传承与弘扬。正是因为邓拓先生“心爱斯文非爱宝”,他才会将140余件套个人藏古代绘画作品系统整理后,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

正是因为邓拓先生,我们才有幸在今天一睹古代艺术的魅力,重温经典,感受文化的力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