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在我开始展开讲解我的生活经历之前,我要先补充两个我个人的背景信息。
第一个要补充的信息是,我在前几年查出的眼疾,斜视。眼科医生对我的斜视的形容就是,再严重一点可能就无法生活了。斜视的意思就是我的双眼无法聚焦于一点,我眼中的世界一直都是重影的。给大家体验一下哈,小心不要头晕。在我眼中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多亏了人脑强大的适应能力,能让我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在我精力充沛的时候,我的大脑会不断地重新整理我的视觉信息。我的大脑会屏蔽掉一只眼,也就是辅视眼的信息。所以,虽然你们现在看我是睁着两只眼,实际上只有一只眼的信息是被我意识到的。这就导致我特别容易疲劳,因为我的大脑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工作。虽然大脑这强大的适应能力使我的眼疾不会给我的日常生活带来太大的困扰。但是在我观察细节和阅读的时候,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只有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能够阅读,而且阅读的效率极低,经常会出现误读和读差行的情况。这其实也是一种阅读障碍,不过在国内,没有人在意罢了。小时候,我特别怕站起来读课文,因为经常会读错,读课文我常常读两行跳三行,被全班人笑话。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我考试严重偏科的原因。但凡是需要大量阅读的考试,我都难以取得好成绩,例如语文和英语。但即使是像数学这种不需要大量阅读的科目,我也每次考试都会遇到抄错数的情况,这就导致在理科老师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十分“粗心”的孩子。
第二个要补充的背景信息是,我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商人和创业者,在我的整个大家庭里,也大多数都是商人。在我整个大家族中,在我父母这一辈没有一个有本科学历,我可以说是标准的学一代了。这导致我一直处于考学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位,不论中考还是高考,只能走到哪看到哪。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发达的网络去做调查。这导致我做出过很多很可笑的决定。
我出生于1990年的青岛。在去济南上大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青岛。本科毕业之后,我去北京进修绘画,通过画室老师的推荐我又去央美进修了艺术史与艺术批评。随后就开始准备留学申请,最终前往芝加哥艺术学院就读研究生项目。
青岛,这个城市我相信大家至少都听说过,毕竟这也不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在我儿时的脑海中,却恰恰相反。我在离开青岛出去上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青岛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城市,是一个出了青岛市就不会有人听说过的城市。因为从小从新闻报道中就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青岛的信息。在新闻中报道的城市几乎只有北京和上海,而且在报道中北京和上海也都是它们最光鲜靓丽的一面,它们的繁华程度与我在青岛的实际生活经验相比简直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现在回过头去想想,这可能就是媒体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的割裂。
OK,接下来,我将详细的展开来讲我的成长经历。小学时候的美术考级是我第一次接触绘画。那时候有一个很大的考级潮,我记得好像是说4级以上的证书可以未来考试加分,但具体详情已经记不清了。在我学了一年,拿到了2级还是3级的证书后,这个政策就被取消了。之后家里人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推我去继续考级了,虽然偶尔也会去少年宫报个班,但是学的就很随意了。说到考级,我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整个流程。实际上就是反复的画一幅老师帮你准备好了的画,再去考场默写一遍。其实是蛮无聊的。
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我就不再画画了,直到面临中考时我才又拾起了画笔。为的是找一条高考的捷径。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的考试成绩偏科的十分严重,其中英语的考试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于没有。当我初三面临中考和规划高考时,按照我的总分,如果参加普通高考,那么最终最多能有个一本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择校。但转头看看隔壁的艺考,即使是我不考英语,我也能够在总分上有十足的把握。就这样,在老师和家人的劝说下,为了以后可以放弃学习英语,我就踏上了艺考的道路。但万万没想到,这是一个南辕北辙的选择。在之后的三年高中生活中,我被我对高考信息的无知狠狠的打了两次脸,一度被打到绝望。
第一次被打脸是高一下半学期。由于我偏理科很严重,所以我一直很期待文理分班,这样我就不用天天去背那些令我头痛的文科课本了。然而在高一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没有听说任何关于分班的消息。随后我就找到班主任问他关于何时分班的事,他的回答让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学校不分班,我们学校没有理科班。”我沉默了好久,最后终于用,只要不用学英语,多读读历史、政治啥的也不错, 勉强说服了自己。
第二次打脸可谓是致命一击。上到高二下半学期,当大家开始着眼于高考招生细则时,我才猛然发现,艺术高考是有英语单科线的。也就是说,无论我的美术成绩和文化课总成绩有多高,只要我的英语这一科没有达到学校指定的单科线成绩,我将失去申请此学校的资格。这次我沉默了更久,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了。为了逃避英语考试而选择了一条只看重英语成绩的路,真是太可笑了。
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很不理解,为什么艺术高考要单独画一个英语单科线。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推行这个政策的动机是为了带动中国的当代艺术。毕竟,以普世价值观为核心的当代艺术是扎根于欧美的,相比而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是十分滞后的。设置英语单科线就是希望未来的年轻艺术家能够更好的看到欧美的当代艺术,从而带动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不过,这种做法我是不敢苟同的。毕竟,对于大多数参加艺考的学生而言,艺考的目的是为了文凭和以后能够给领导画画肖像,给老板画画牡丹,给中产画画风景。想做当代艺术或者说想做艺术家的艺考生只是非常很小一部分,所以全部独立招生的美术院校都设定英语单科线是很不合理的。
之后我就来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就读本科。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对英语的要求不高。虽然这所学校是山东省最好的艺术学院之一,但是它对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却很难让我认可,当然,这并不只是这一个学校的问题,这是大多数,或者说是绝大多数艺术学院都存在的问题。我本科时期的课程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前三年的绘画基础课,和最后一年的毕业创作课。在这里读书的时候,绘画是一种被高度标准化的技能,每个人都在疯狂地追求绘画基础。甚至在评论一幅名画的时候,我们也会去首先讨论,这个画家的绘画基本功怎么样。当我们无法从一幅名画中看到创作者的绘画基本功时,我们甚至会去翻查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想要找到每个有名的画家的基本功都是十分扎实的证据。
这些都是我读本科时画的油画,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画作都十分的保守,十分的墨守成规,但在当年的班里,我总是那个最另类,最不讨老师喜欢的学生。我的作业经常会被威胁挂科,或被跳过点评。
本科时期对我来说也并不是没有收获,我最大的收获源于叔本华的随笔和苏菲的世界。叔本华对我的影响主要在于帮我建立了自信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我从小就很不擅长学习,在智力上我从小一直很自卑。我从小就喜欢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喜欢尝试不断地从因找果再找果……直到其果已跑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为止。每当与别人聊起我的一些思考的时候,得到的都是嘲讽的回答。小时候的我将这些嘲讽理解为,我的这些思考当然会遭到嘲讽,毕竟是如此的肤浅,别人一定是早就跨过了这个领域。后来接触了叔本华的随笔后才发现,原来我的那些思考都是有价值的,而嘲讽我的人其实是还没有踏足这个领域。
苏菲的世界,众所周知,是一本哲学启蒙小说。之所以它对我非常重要,也是跟我儿时的自信有关。我从小就觉得,哲学,这一听上去就很高级的东西应该是只有聪明人才能理解的吧。我,肯定是看不懂的吧。但,这是一本小说,就算我再笨,看本小说总是可以的吧。就这样,通过这本小说,哲学的大门向我打开了。
本科毕业之后,我经朋友介绍前往北京李晓飞老师的工作室继续深造绘画基础。是的,继续深造绘画基础,那时的我的脑子里只有绘画基础,绘画基础YYDS。不过这段学习经历对我来说很开心也很有收获。李老师的教育扫清了我曾经的很多疑虑,帮我确认了很多曾经虽然意识到,但是不敢确信的理念。后来才知道,李老师的教育是根据黑山学院的教材所设计的。
这些都是我在李老师工作室学习时画的。
之后,通过李老师的推荐,我前往中央美术学院,易英老师的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研修班进修。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当代艺术以及西方的艺术史,也是我萌生出国留学的原因。在易老师的课上,我是第一次感受到内容对于艺术品的重要性。顿时打开了我创作灵感的大门,终于看到了绘画基本功之外的世界。
另一个让我下定决心出国留学的原因,是英语。我从小因为学不好英语而错过了很多机会,也导致我非常的自卑。在大学之后,我因为种种原因逐步建立起了自信,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度自信。那时的我感觉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之前一直学不好英语一定是因为心理层面的原因。当时想的是“这次一定要下定决心,正面硬刚英语,这样的话一定能够把英语学好并且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从这个时间上来看,大家能猜得到结局了。是的,我非但没有打爆英语,反而又被英语狠狠地打趴在了地上,摁在地上反复摩擦。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中,考了十多次托福,从初试的27分总分,到最后也就只有76分的总分。这个经历把我浮躁自大的心拉回了地面。也让自己全方位地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很多短板。
那几年除了被托福殴打之外,也开始创作了一件对我未来影响极大的作品《THE WORLDS》,这是一本像编年史一样的小说,我将每一个种族作为一个角色来写。是在一个极其宏大的视角描绘这个世界的故事,时间上的跨度是从时间诞生之前到时间失去意义之后,空间上的跨度是从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到世界与世界之间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以内容为出发点来创作,也是我第一次走出绘画的范畴来创作。
再后来,我就来到芝加哥艺术学院就读绘画系的MFA。我十分感谢SAIC对我的认可。我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面试时的场景。当面试官问我“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的时候”,我的回答是“因为你们学校是排名最高的学校中,对英语成绩要求最低的。”,当面试官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回答是“我现在的托福成绩还没有达到你们的录取线,所以我还需要再考托福吗?”。虽然当时面试官的回答是不用再考了,“我们已经能够用英语跟你沟通了”。但我还是又考了两次,虽然成绩一次比一次低就是了。最终我已低于入学要求14分的成绩被录取,我真的很感谢SAIC,Painting& Drawing系的法外开恩。
Ok,第一部分关于我的经历就讲完了,接下来的是关于我的作品。我今天所介绍的“形而上系列”观念艺术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感性和理性、对感性的批判、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人的局限性。其中,前两个章节已经比较成熟了,也为它们做过多次展览,后两个主题仍在创作中。其实,整个“形而上系列”是从第三章节“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开始的,从内容上讲,它和最后一章节“人的局限性”是我想表达的重点。之所以现在会做成这种四段式,是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内容变得有失偏颇,过于激进。需要强调的是,我这里的“感性与理性”的含义是很泛泛的——其中主观的、直观的、感官的、先天的我将其划归到感性的范畴,所有客观的、反思的、逻辑的、后天的都划归到理性的范畴。
在此先补充一点,我这里的感性与理性的含义是很泛泛的。我这里将所有主观的、直观的、感官的、先天的都划分到感性的范畴,所有客观的、反思的、逻辑的、后天的都划分到理性的范畴。
第一章节,感性和理性。在此,我将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起进行创作,感性和理性相互交融、互相依存、互相依赖,它所呈现的是人最自然的状态。单纯从作品的视觉上来讲,我认为这一系列作品应该是最佳的,或者说是最自然的,至少是我最喜欢的。
在开始一件一件地介绍我的作品之前,我要先给大家补充一个色彩学的知识。我们一般定义一种颜色会有三个参数,明度、纯度和色相。明度,就是颜色的亮度,白色是最亮的黑色是最暗的。纯度就是颜色的鲜艳程度,例如这位女士的靴子是鲜红色的,就是一个高纯度的颜色。色相就是颜色的偏向,红、黄、蓝……指的就是不同的色相。
Ok,那我们正式开始作品介绍。第一件作品VASES FAMILY,这是一件由42副小画组合而成的油画。每一副小画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而画,每两幅相连的小画之间也存在着规则的制约。首先,每幅单独的小画都是由上、下两块背景色,一个矩形的底和一个有机图形的顶组合而成的。其中下背景色和矩形的底的颜色,它们的色相或者色彩纯度至少有一个是相近的;上背景色和有机图形的顶的颜色,他们的色相或者色彩纯度至少有一个是相近的。我会先通过规则确定好颜色,再通过已经确定好了的顶部的颜色再主观地创作出一个有机的形状。除此之外,用在每一副小画中的所有颜色的明度都是相近的。每两幅相连的小画之间的规则是,上、下两块相邻的背景,例如这幅小画的上半背景和与之平行相邻的这副小画的上背景,它们的色相或者色彩纯度至少有一个是相近的。整件作品,我是首先创作了最中间的这副亮色小画,再通过此规则一幅一幅地向外延伸,直至画完整幅作品。
我之所以会这样去设计创作规则,是因为在我的主观感受中,当把两个有至少一个色彩元素是相近的颜色放到一起时,会感觉到舒适。
这件作品是第一件作品的衍生平。我运用与第一件作品同样的逻辑和同样的外形重新创作了这一副数码绘画。区别在于,在这件作品中,我其实只运用了四种纯墨水色,也就是CMYK,没有任何的色彩调和。所有的其他颜色都是通过视觉混色的方式让观众感知到的。当你离近了看,会发现这件作品是由很多很小的高纯度的色点组成的。
这种混色与传统的CMYK和RGB都不同。CMYK,也被称作减法混色,也就是颜料混合的那种混色。而RGB,也被称为加法混色,也就是显示器这些作为发光体的混色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的混色方式。而我的这种视觉混色,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视觉错觉的混色方式。它在很多方面的表现更倾向于介于加法和减法中间。我不喜欢加法或者减法混色的原因,除了在视觉上它们更加单调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量化它们的参数的时候,采用的往往是更适合工业生产的逻辑而不是人真正的视觉感受。当然了,人的感受本身也是主观的,难以量化的。通过视觉错觉的方法来量化色彩关系,我认为是一种更好的以人为尺度的量化方式。
这两件作品属于Vases-Profile系列。左边的是一幅油画,右边的是这幅油画的衍生品,方法类似于刚刚讲过的作品。这幅油画是我对朋友的性格侧写,我将朋友的性格抽象化成为抽象图像。我之所以用Vases的形式画性格侧写,主要是因为我对这种形式更加的熟悉,这种,由两个背景,一个几何图形,和一个有机图形的组合形式。除此之外,对朋友的印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对TA的印象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会在原有的画作上进行覆盖。
这件作品与刚刚那件一样。
这两件作品是电子绘画,打印在金属板上的限量版画。这两件作品结合的是感官的直观经验和逻辑性的游戏规则。
这件作品也是。
这件作品其实也是结合的感官的直观经验和逻辑性的游戏规则。不过,在此基础之上,也是通过一个矛盾空间的形式,将感性与理性同时混合与分离。
这件作品是结合了有机的油画肌理和规则的集合图形。这画的是城际线,在这幅画中,所有天然的意向,例如天空、植物和水,都是用油画的肌理来绘制,所有的人工的意向,例如建筑、堤坝和船都是用数字的几何图形来绘制。这件作品同样也是打印在金属板上的限量版画。
接下来是第二章节,对感性的批判。在此,我把理性推上了神坛,一切都可以用理性来解释。即使是情感这种如此主观的东西,我也在用理性来解释。这个主题所反应的也是很多当下所存在的现状,科学作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信仰而令大数人膜拜,甚至一些宗教和玄学都在奋力地寻找科学的支撑。而一些现代人则更相信逻辑和被教授的知识,反而忽视了直观的感受。举个例子,当你去超市买食物的时候,常常会更留意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而拒绝身体本能的渴望。这一章节所展示的正是对科学的崇拜仪式。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理性的逻辑和规则创作的,可以说是通过无视觉参与的方式创作的视觉图像。对于这一系列的作品而言,它们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
第一件作品,色块矩阵。这件作品与之前提到的VASES-FAMILY的创作逻辑有很多共通之处。不同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它的每个单独的图案的图形都是一样的,都是成黄金比的几何图形和几何切割。第二个不同点在于,这件作品是由5乘7,35件作品构成,但由于首和尾同样可以满足相连的条件,所以这件作品其实是一个可以无限循环、无限扩展的作品。这种无限拓展,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客观性,非唯一性。
这是细节。By the way,我还为这件作品创作了一个动画和配音,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网站观看,我在这里就不播放了。
这件作品同样也是一个几何游戏。
这件作品是用一个函数明明的,因为这个函数才是这件作品的创作者。我首先确定一个几何外框,在这里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然后在这个几何外框的边上标记一个原点,从第一个点开始,每个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依照此函数的比例划分。然后将这些点全部两两相连,形成一个几何图形。在这个图形中包含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多边形,从三角形到五边形都有。接下来就是确定颜色了。之前定的每个点也同样代表一个颜色,这个颜色的色相也是根据这个函数的比例而选取。这些被切出的几何图形的颜色,就是由构成他们的边所经过的点所代表的颜色组成。例如这个三角形,它由三条边组成,这三条边分别穿过这六个点,所以在这个三角形内,就是由这六个点所代表的颜色的色点构成。
这是一件抽象作品,可以说跟人的视觉经验完全没有关系。在我给大家讲解之前,你们很难去记住这件作品的细节,因为它离我们的经验太远了。但是一旦你了解了其中的逻辑,你甚至都能分毫不差地复刻这件作品。这就是理性的力量,可以将世界通过逻辑简化,以便于理解和利用。
这两件作品和刚刚的作品在制作的逻辑上是一样的,区别是材料和形式。它没有了外框,用的是木板。这也算是我对新的工艺的一种探索。
这件作品是通过函数比例,从外框,这个矩形图形开始,旋转和切割。再将被切割后的图形再按照函数比例旋转切割。这种工序一共进行了七次,最终呈现出这件作品的样子。与此同时,我也将色点的尺寸也同样按照函数的比例进行缩放。原作会给人带来更强烈的吸入感,因为原作色点的尺寸变化和雕塑性的多层结构。
这件作品也是按照函数比例进行旋转和切割所制作的。
这件作品也大同小异,根据函数比例旋转。每次旋转后,矩形所代表的颜色的色相也是按照函数比例来决定的。
这件作品使用的几何图形称之为肾感线。先将一个圆的边等分为若干份,再将每一个在边沿上的等分点作为圆心绘制一个穿过二等分点的圆。肾感线这个几何图形是我从初中或者高中课本上看到的,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才编入的课本。不过我也记得,当年数学课就直接跳过了这一小部分,因为不考。
这件作品是心感线,跟肾感线类似,也是数学书的几何部分的小游戏。
第二个主题,对感性的批判就讲到这里。
第三章节,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它所批判的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对理性的盲目崇拜。批判的是现在的教育系统、是科学系统、是学术界。这个“批判”主题单独拿出来是非常激进的,甚至会有人觉得我是fan社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让他处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之中。有个场景经常出现在我上一个主题的展览之中——做科研的PHD们觉得我太看得起他们了,向我分享了很多前沿研究中的局限性,以及他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未来的悲观态度。这时,我都会让他们稍安勿躁,欢迎他们再一次走进我这个章节之中,感受批判。
我这里说的反科学,指的是科学最原初的含义,分科之学的科学。早期的大学是不分学科的,大家都修一样的课程。而分科之后,例如先把哲学和物理分开,再把哲学分成若干方向,再把物理分为若干方向,学科便呈现出拓扑式拓展。好处是对于每条道路上的科研者而言更容易在其道路上走得更远,坏处是大家离得越来越远,最终各磊壁垒·。这种壁垒同样也存在于艺术界。例如,在画廊或者博物馆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这就是艺术吗?”当代很多的在学术界和艺术圈备受好评的作品已经远远脱离了大众的经验和知识。这就使很多观众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即看不懂又不得不承认其价值。实际上,这些作品可能从未考虑过把大众当作潜在的观众,本来就不是做给大众看的,大众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要去接受它们。其实分科之学对日常生活的很多影响也不仅仅出现在学术圈之内。同样出现在其他各个专业领域,例如大众很少有人会了解什么叫做空,什么叫对冲,虽然这些知识有时会直接影响你荷包的重量。
前两个章节是充满希望的,是人类的美好和人类的发展,但从第三章节开始,是悲观的和警醒的。我认为人类社会现在正处于一个青少年时期,就如同广大的青少年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得更强,懂得更多。所有的成就,只要肯努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当前的不足和匮乏只是因为时候未到,未来的自己只要想,就能够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工作来过上富足的生活。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一个人经历壮年的顶峰之后,随着身体开始衰老、顾虑越来越多,就马上就能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局限性,人类也同样有人类的局限性。如果看不清这一点,将会做出很多错误且荒谬的判断。
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借用的是康德的著作的题目,但更多的是我自身对这个题目自身的判断。
关于属于这个章节及以下一个章节的作品,它们都在被翻新中,暂时还请容我先将其保密。
第四章节,人的局限性,承接上个主题。它是作为整个大系列的结尾而存在。无论是哲学还是物理学,人类的发展都早已遇到瓶颈。虽然在已有的成果上,人类还能有很远的路可走,但是如今已然能够看到尽头。人类并不是设计用来认知这个世界的,更不用提掌控这个世界。
好的,今天的讲座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下面是Q&A环节,欢迎大家的提问。
Q: “黑色和白色是颜色吗?“
A: 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是颜色,看你怎么定义颜色。有些人会说黑色和白色没有颜色,但他们所指的没有颜色指的是没有色相,例如红黄蓝。黑色和白色可以理解为只有明度没有纯度和色相,所以说它们也的确是比较特殊的颜色。
Q: “你刚刚在分析理性和感性之前有讲基于色彩去创作,基于Photoshop去创作。前段时间A: 我正好在考虑,我觉得关于色彩,反倒是电脑,关于电子成像的色彩,可能是远远无法达到物质世界真正的色彩给我带来的一种感受。对于色彩的更深层次上的感觉上的,你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吗?“
A: 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从光谱上来讲,太阳的光是要比我们常用的人造光的光谱更广的,所以在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的最鲜艳的颜色要比从显示器中看到的鲜艳的多。第二方面就是,你从屏幕中看到的,它的表面的肌理是平滑的,其次他是一个发光源,它的混色方式跟在自然界中所看是不一样的。看照片,也是如此,照片有照片的肌理,不同于原物。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东西,它们都有它们独特的肌理,这些有机的肌理都是无限细微且无限复杂的。这就好像是一个小的4K显示器,其实小显示器而言2K已经很清晰了,人的肉眼已经很难捕捉得到它们到底区别在哪,但是你感受上能够很明显感觉得到它们在质感上的巨大差距。除此之外,人造图像给你带来的只有视觉,但是自然界中的体验不仅仅是看到,还有能听到,能感受到环境中的空气,甚至还有你在意识上认为你在自然之中。从各个方面,都是不一样的,现实中的维度更多,所以你在荧幕里、在照片里看到的和你在现实自然界中看到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Q:“你有考虑过用哪种材料来呈现你的作品,会是最好的状态吗?“
A:“会,我现在是将作品打印在phototex上,是一种介于相纸和细帆布之间的材料。再将这种材料粘合在木板上,再进行进一步的制作。其实也可以直接打印在木板上,我之所以用这种更麻烦的方法是为了追求色彩的最高的饱和度和清晰度。我永远都会选择色彩呈现最鲜艳的方法。”
Q:“你之前说过很多次批判,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是一个好的作品?“
A:“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我而言,如果要衡量一件作品的价值,那么就一定要是有观众参与。只有当这件作品被观众看到后,这件作品才算是完成,因为评判这件作品的是观众。这件作品是不是能够打动你,就是这件作品成不成功的关键。观众是不是能够从作品中获得信息,而且是观众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是衡量这件作品价值的标杆。比如说,它可以是一幅风景画,你觉得这太美了,让你仿佛感受到就在这个风景之中,甚至在一个比自然风景更美的环境之中。也可是一件批判性的作品,让你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实践是需要被关注的,原来这总思维模式很重要。都可以,任何一种形式的内容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是对你来说,你能够感受到什么。而不是说,告诉你这件作品,五十万美元。
另一方面,其实绘画,是一种语言,它跟英语、中文一样。无论是多好的内容,如果艺术家用了一门你不懂的语言来告诉你,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件好的作品,或者说有内涵的作品,对于你来说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可能是内容对你没有意义,例如你将一件特别精英主义的作品朝九晚五的打工人看,他很难有什么共鸣。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上可能有障碍。比如说,如果你不会英语的话,用英文跟你说一件事情,你是无法理解的。绘画也是这样,比如说,绘画中也有很多语言和符号,很多作品是通过这些语言和符号传达信息的。承载内容。如果你不懂这些语言和符号,你也就自然无法理解它们。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要去评判一件作品,那么一定是要到每个人自己那里,要考虑到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上这两方面。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Q:“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很重要吗?无论我看到什么都会有反应。例如我走进一间画廊,无论在画廊里展出的是什么作品,只要是信息我的大脑都会对它有反应。我会不自觉地对所有视觉上或者说空间上的东西产生反应的。然而我自己获得的信息只取决于我个人。其实跟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没有必然关系。”
A:“其实,重不重要,这个取决于对于谁。对于作者想要传递的内容而言,对于观众而言,它可以不重要。对于观众而言,可以是只有直观传达的感受。对于作者本身而言,它可能是重要的,不然他就不会创作这件作品。比如说,我去画一个风景,我觉得这个地方的风景特别好看,我想把这个美的视觉感受传达给观众。但是可能对于某位观众而言,却回忆起了,小时候我就是在这里被我妈妈给揍了,所以对于他而言,从我的这幅风景画中获得了恐惧的情感。所以对于这个观众而言,他所获得的情感和作者想传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种恐惧感,对于观众而言是重要的。但是,这个风景本身,对于作者而言是重要的。没有一件东西是对每个人都重要的,要看承载体是谁。
其实有很多这种话题是很有意思的也很有讨论价值和意义的,例如艺术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去评判艺术,艺术该怎么发展。但是呢,这就是我想批判的东西。其实说句实在话,这就是特别学术圈内的。它虽然的确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但是如果你真正走出校园看看艺术市场的话,其实很简单的。我赚钱了,我想买东西,我家里有一面墙还空着,这东西打动我了,我就买了,就这么简单。“
Q: “或者说它升值。“
A:“对,但是升值这个事情,就是走学术圈的标准。因为这是有关未来的,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我能知道它能打动我,但是我无法知道它是否能够打动别人。所以,我觉得真正健康的艺术市场应该是,观众可以很自由的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当然,如果观众能学习多符号上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挑选作品会更容易,而且会更容易地被更深刻地打动。所有事情都应该有个度,学术圈和市场应该保持一种平衡和互相独立。“
Q:“如果把艺术完全交给市场,那么会不会面临艺术性消失的困境?例如严肃文学就没有市场。”
A:“对。不过,话说回来,严肃文学本来就不是给大众所创作的本来也就不是写给他们看到的,所以自然也就不能渴求大众去消费。其实我本科的时候读了个双学位,另一个学位是工业设计理。其实我觉得当你想要卖艺术品的时候,设计和艺术没什么区别。首先你要知道你的消费群体是什么,是要给哪些人看你的作品。然后,你定的范围越小,对于这个范围内的人而言,就越能打动对方,因为它们就是针对你的。其实很多艺术圈内的小众严肃作品都有这种特点,它们本来就只是给小圈子的人看的,是针对小圈子里的某一个现象去做的一个回应。所以它们不卖座,这是当然的,它们要是卖座,我觉才是这个世界疯了。
Q:”其实还是有一些小众的艺术品是卖座的。“
A:“当然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比如果你拿一个大奖,例如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或者有什么大的机构给你背书。很多小众的艺术品变得卖座,可能是因为被某个博物馆收藏了。虽然大众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收藏,但是都知道这个博物馆很厉害,那么这个作者一定很厉害,他的作品就一定很值钱。博物馆呢,就是完全学术圈的,学术圈认可你的作品你才能有机会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