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艺术家 方向
展览现场
“大道不孤——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是中国国家画院自2021年起组织策划的品牌活动之一,以个展的形式,展出院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成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表示,文艺是时代的先声与号角,艺术家是“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明德引领时代风尚的主力。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美术的“国家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繁荣中国美术、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注重艺术本体创作,关注现实和时代、紧跟国家各项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以及常态化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三方面开展学术活动,逐渐强化“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坚守精品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推动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我们以“大道不孤”为主题组织系列展览活动,旨在鼓励艺术家们在弘扬艺术大道的同时,不断探索、追寻,交流、互鉴,携伴攀登、弘扬正气,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创作要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这次展览方向以‘人间山水’为题,这也让我感触很深,这些作品都是方向思想境界的体现,比如说他的画作有道德、有筋骨,能充分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情感,人间的温暖,可是说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实情实景通过他的演绎变成让人亲切感动的内容。”
展览现场
作为中青年水墨画家群体的中坚力量,方向在传统山水中不断研习,以一种新山水观、新自然观、新城市观,去表现当代人的生活,从而体现新的审美观,推出一种新的山水画样式。他在笔墨上也不断进行新的研究,在营造天地人的关系中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在中国画中,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方向不断突破自我,进行一种新的阐释,这种阐释对于整个中国画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览现场
方向这两年的创作,除了延续都市山水系列主题,也出现了自然山水面貌,偏向自然与人居相结合。无论画什么,方向都像个旁观者;无论世界怎么变,方向都像个艺术的守护者。“只为身边感动我的事物而真诚地画画,在真诚画画的同时带着一种‘外观内审’的方式不断反思追问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尝试把这种追问引入到某种超越性的思想或精神上去。”方向向我们阐述其艺术创作的途径时,如是说道。
展览现场
人们总说方向的画,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松”,那种状态很像广东人喝早茶,慢、丰富、坦然,好像什么都不急,但什么都没耽误。方向喜欢画人居生活,郁郁庭院、朦胧乡路、纷繁都市……真真是他生活在哪里,就从身边看到的事物画起,悠哉悠哉、娓娓道来,就好像我们在展厅中看到的,他近年创作的一幅幅关于北京的故事。方向在展览自述中谈到:“我觉得‘松’正是我处世、作画的一大追求。艺术境界的追求,应该来自于心性的自然生发,而非理性思考所能达到。欲回归自我的生命之所,让灵性得以解放,就必须回归到一个身心舒展的状态中。只有做到‘松’,才能抒发‘本心’。艺术讲‘本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真’有如心中的一盏明灯,它的光明可以帮助我们的心拂去浮尘、滤去杂质,达至内心追求的彼岸,得以窥见艺道堂奥。”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众家谈
(以年龄为序)
孙克(中国画学会顾问):方向家是书画世家,他很有才情。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很有个性和风格,方向把写生的功能,写生的生动性,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是他成功的关键。他的画作不是简单的笔墨技法,而是蕴含了一种很生活的,清新朴素的气息。而且他的笔墨技法,墨色的变化运用的恰到好处,很淡雅、很灵动。方向代表了我们逐渐在成长的这一辈,我们需要这样的画家,他热爱自然,表达自然同时又继承发扬了我们传统的绘画精神,这是令人高兴的。
展览现场
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方向的创作与之前相比更加筋道,笔墨上也更显严谨,更讲究。传统中国山水画多以典雅的方式呈现,也就使得山水画和生活有一定的疏离感,这样的山水画显然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下社会,那么如何用山水画表现当代生活?方向在用水墨语言描绘当代山水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呈现出了很浓的生活气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画面中多角度、多题材的描绘了大量当下的生活场景,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去适应那么多不同的题材是难能可贵的。二是,中国画要有中国画的味道,中国画的气息,如果脱离了这些可能就远离了中国画的范畴了,而方向在着力创新的同时又能不失中国画的画味,这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展览现场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这次方向的展览给我印象很深。方向以一种淡薄、宁静的心态,从日常生活中观道、悟道,从而进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之中,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也为青年画家做出了表率。方向对“道”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首先,他能将纷乱繁杂的环境进行有机的编排,使之归为统一,在这一点上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道路。“大道至简”,方向由繁入简,将丰富的变化融于整体的墨色之中,统一和谐的前提下,又能有很丰富的变化和细节。较之对比强烈的作品,方向的画整体墨色差异不大,力求在有限的色阶和灰度中做出丰富的变化,将纷繁复杂的各种物象有机地统一于一个大的灰度之中。正是这种统一,使他的画常给让人一种淡雅、闲适、平静之感。方向以一个平淡的心态在人间烟火中找到了一条独属于他的艺术道路。
展览现场
唐勇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今天看方向的展览,有很多新的创作观念和创作表达方式,真的是别有味道。可以说,方向的画面构图、语言表达、笔墨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并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描绘了新的城市面貌,以及现代人在城市里的新生活。还找寻到了一种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与之结合的可能。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方向用西方的现代构成和中国传统的留白相结合,以及点线面结合的表达,在构图方式上有一种新意,这是特别值得探讨。笔墨语言依旧很有方向特点,还是用书写性的方法,用传统的笔墨干湿浓淡的语言体系,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感觉特别有深度。方向的这次展览有很多新的突破,希望他日后还能不断探索,不断突破。
展览现场
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方向的作品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那种色彩丰富的,来自岭南的湿润气息,以及家庭后院的温馨情调,都是方向最早留给我们的印象。后来他到了中国国家画院,也有意进行了各种艺术的吸收研究,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临习、揣摩,并将这种学习移植到他的作品中,所以我们也看到方向这几年作品的面貌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颜色逐步走向简约;用笔、用线、用墨更讲究了;灰色调的层次更丰富了;画面细致入微,让人觉得很耐看。作为中年画家,方向还有长长的未来,日后他在创作中要坚持既保持个人的风格面貌,也要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入研究,一定要想着把活泼的生气,带进经典艺术中,也要用深厚的基本功力,促进个人艺术风格面貌的发扬。这次展览中大画很多,能看出方向非常用功,非常用心,我也很欣喜的看到方向在当下的创作中依然不忘兼顾多种面貌。希望方向日后能将颜色引入他的画面中,颜色是中国画的一个古老课题,也是极具时代性、现代性,能够直接牵动人视觉感官的重要因素,我们都应该努力探索,积极拓进。
展览现场
王明明(北京画院原院长):方向在广东的时候,以他独有的观察方法、笔墨方式,对南方景致的描绘,很早就受到中国山水画界的关注和认可。这些年,他从南方来到北方,我们能够在今天的展览中看到,他绘画题材上的变化,当然还有他的笔墨表现更加自然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也更加独到了。我们从他画面的丰富性,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以及他自己独到的处理方法来看,方向已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独特的创作体系。而从他现在对于黑白的处理、笔墨关系的处理、景物人物互动的处理来看,又能感觉到方向的绘画更趋于成熟了,且充满变化。一个艺术家能够细心体悟自然,同时也能够关注社会,又把社会的、现实的、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艺术家并不多见,所以我认为方向的探索非常难得。
展览现场
田黎明(中国画学会会长):方向是当代中青年画家的代表,可以说这次展览展现了他十多年的艺术创作成果,方向以其多年来的研究和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他在传统人文山水中开辟出了一方都市山水的新境界。方向对中国山水人文理念有其自身独特的体悟,他将现代人的思想和抱负以当代都市山水的隐喻表现出来,可以说方向在人文传承的基础上,找到了人和都市的文化感知,并以自由的笔墨描绘出了这种文化的感知。方向的都市山水画注重表达都市生活,关心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情趣。我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看一本都市日记,他记录且融入着都市人的生活,并在其中陶冶着自身的创作情趣。在他的创作中,都市人多是一种自如、从容的生活状态;都市建筑也被赋予了温度和情感,有一种天真、童趣蕴含其中。与此同时,人、建筑都非常和谐的融于自然中,即方向在都市山水中,依旧不忘表达对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的向往。正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方向放开笔墨,大胆创新,使他的创作既有对传统笔墨干湿浓淡的继承,又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这种写意性的表达更彰显了一种当代性。中国文化倡导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方向正是以这样一种平常心把握住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
展览现场
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方向是一位非常有特点、有实力、有标志的,深受中国山水画界重视的画家。在任何画展上,只要有方向的作品,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也就是说方向的都市山水画样式已经成为了他的标志,他也一直在沿着这个路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以往方向的作品,无论是岭南风光,还是水泥森林,都是一种近距离的满构图;其次,他不用重颜色,大多是用一种灰色调,让他的画面非常温厚、非常耐看;再者,传统山水画一般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但是方向的作品中,墨色和颜色都很淡,在色彩的相互搭配上,不仅有自己的特点,也非常有分寸。一转眼,方向来北京也已经有十年了,我觉得他作品的变化还是挺大的。首先,他的创作题材相较以前,大大的扩展了,过去画的都是近景,但是现在他的视点变高了,就像是从高空俯瞰出的这样一个画面,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使画面有密集、开阔的变化。再者,方向在此前湿笔勾勒的基础上,也增加了一些此前较少的皴擦,使得画面的线条有明显的疏密变化、干湿变化。方向的色彩依然保持着一种弱对比,但是个别颜色、个别墨色非常跳动,使整个画面都非常生动。
展览现场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方向的展览让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较之从前有了新的面貌。近几年来,他在创作研究中不断将新观念融入到他的山水画体系之中。并且方向在图式和笔墨上也有了新的探索。他在创作中将自然和城市进行了有机融合,从而焕发出了一种崭新的状态。这也是方向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于自然、城市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另外,这次展览的创作在视觉空间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方向在大开大合的笔墨之下,将耸立的高楼、拥挤的人群、穿行的汽车,进行了宏观布局,使其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独特的空间审美。他完成了以树画山,以建筑、人画山这两种观念的整合。作为当代人,他在传统山水中不断研习,以一种新山水观、新自然观、新城市观,去表现当代人的生活,从而体现新的审美观,推出一种新的山水画样式。他在笔墨上也不断进行新的研究,在营造天地人的关系中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在中国画中,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方向不断突破自我,进行一种新的阐释,这种阐释对于整个中国画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览现场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方向是大家一致认为的,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有时代气息、自我风格的一位画家。他的作品非常“接地气”,也就是说他的山水画作品充满着生活情趣,也让我们意识到画家永远要到人民中去,要到生活中去,带着感情、情怀去汲取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与此同时,从方向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他一直在思考中国山水画如何表现新时代,如何用山水画表现当下人民在城市中的美好生活,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人民性、时代性、现代性。今天这个展览,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方向开始挑战,画家不敢轻易碰触的红色题材。方向在这些作品中,将一个国家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迸发的正能量都表达了出来,又很文气、很抒情,我认为这是方向作品新的突破,有相较以往更大的格局。
展览现场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方向的艺术创作,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有两个比较鲜明的分期。90年代,方向的创作对象主要还是他所生活的南方的农舍、庭院、花房,用一种特别诗意的眼光,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身边景象的描绘。2000年之后,方向的题材开始转入城市,画面中描绘了大量现代景物,尤其特别的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在方向的作品中被放大,这也使得城市更加充满了人间烟火,也使得方向的都市山水更像是对人文景观的观察与描绘。这两个阶段所贯彻的,是以线为塑造对象的最基本的元素,从早期花房的类似工笔的细线勾勒,到现在都市山水依然以线为造型手段,但是把线放大了,这样一来,笔的阐释性就更强了,线既能对物的形作表述,同时方向还以线为皴法,以勾为皴,增强了线的表现性。方向的作品,一直以来取景都较为繁密,他也特别乐于和善于驾驭繁复的场面,但每个具体景物的描绘又特别概括,这就是方向的能力。
展览现场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方向的庭园山水、都市山水,是他标志性、符号性的东西,也是他受中国山水画界广泛关注的内容。方向的都市山水,不是为了现代而现代,为了都市而都市,他有非常厚重的传统山水画的积累,他的笔墨功夫,以及审美上的平和温厚,都与传统文人画有直接的文脉关系。在对传统有长期的、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后,方向开始将视角转向都市,都市山水应该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传统山水画有着非常厚重的积累,但我们没有都市山水的经验,伴随绘画内容的变化,语言方式、笔墨方式都会随之变化。方向作品中色彩的运用非常丰富,大量使用了许多非常时尚、现代的颜色,并且和传统水墨找到了极度契合的方式。这个展览又让我眼前一亮,方向在早期庭园山水的基础上,又有突破,视角变大了,庭园的、局部的,转换成了全景式的、宏观的大场景的表现,这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多见,探索意义很大。颜色也越来越好看了,很多时尚的、甚至现在的电子色也都有运用。所以我认为方向是在都市山水探索中非常有成就的年轻艺术家。
展览现场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家美术馆原馆长):方向是当代画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他早期画庭院居多,后面主要画都市,近期他开始画北京、画故宫,我们开玩笑的说,方向已经步入殿堂了。方向有自己独到的笔墨语言,而且通过笔墨语言传递了他独特的艺术审美。再者,方向最特别也是最重要的,还在于他有独特的艺术视角,他的每张作品很少重复,他总是通过不断观察、思考、构图,找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去表现每一件作品。当然,方向的笔墨能力也非常突出,用笔非常自由,他的笔墨关系、笔墨结构都处理的非常到位,而且绘画的气很足,胆子非常大。这些共同构成了方向特有的艺术水准,作为当今的山水画家,这些要素必不可少。
展览现场
李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方向是我一直特别留意的,可以说是非常勤奋的画家。今天看完展览之后,更觉得方向在题材、颜色、构图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突破和创新。首先方向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表现的都是现代化的题材,这在当代山水画家中是非常少有的。再者,方向常年写生,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他的都市山水画,没有传统山水画对生活的疏离,而是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方向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他永不止步、不断突破,确实非常难得。
展览现场
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我和方向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可以说对方向特别了解。方向成名很早,早年在广东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国山水画界备受关注。这些年来,方向的作品相较于之前,跨度是很大的,所以说方向是一位特别善于思考、特别善于在传统基础上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他画面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非常概括,但用笔非常有力度、非常扎实,他的色彩和墨色的处理又很微妙,非常有他的个人特色。
展览现场
刘万鸣(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方向为人质朴,待人真诚,这一点从他作画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对山水的思考,展览题为人间山水,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人间山水。方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在统一的风格之下,他每一幅画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我在看他的作品时,有一种梦幻之感,这种梦幻不是题材的梦幻,而是方向以其独特的墨色营造出的一种玄意,一种意境的表达。他的画作无论是山石、树木、建筑、车辆还是人物,直观体验上都是一种具象的表达,一种精神的体现。我们看到方向的一些新画作,都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变化,这是他在笔墨统一的基础上营造的新境界。另外在着色方面,他的很多画作中都有着色,但他对于墨相和色度上把握的很精妙,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笔意的表达。总的来说,方向在绘画过程中对物象进行了一种“舍得”,舍掉了很多东西,留下的都是他心源的东西。
展览现场
王平(《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无论是方向早期的“庭院小景”主题情景画,还是后来的都市山水画,看似方向在描绘庭院与都市,其实他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他以诗意的情怀抒写着生活的美好,庭院小景中散发的淡淡乡愁和当代都市中显露的繁华喧闹,使得他的作品内在而言都是充溢着人文观照的风情画。在都市山水画系列作品中,方向尤其喜欢描绘泳池、河道、码头等与水有关的场景,在选择表现这些都市元素和空间的背后是他作为一个现代山水画家的哲学性思考。我们知道,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往往一方面享受着都市的繁华与便利,另一方面又总想逃离都市,在方向的笔下,都市人物都呈现着自由自在的状态,或是在泳池中泡澡、或是在游艇上吹风、或是在大街上散步、或是在天桥上眺望风景、或是在汽车里谈情说爱……也就是说,方向作品中的都市生活有着中产阶层向往的小资情调,洋溢着无穷的美好与浪漫,即使高楼耸立交错纵横如蛛网一般令人头晕目眩,依然无法遮挡住人们对都市生活的钟情与热爱。方向的山水画笔墨图式完全迥异于传统的文人绘画,他舍弃了山水画中传统的空间布局范式,强化笔墨的内在美感呈现,把喧嚣的都市生活有机转化为带有魔幻氛围和浪漫色彩的视觉空间,获得了一种独具当代审美意境的山水画新样态。这是中国山水画当代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既是传统山水画由“文人画”转向“画人文”的重要案例,也是山水画体格转型当中非常值得肯定和称赞的探索路径。
展览现场
吴洪亮(北京画院院长):看方向的画,常会感受到一股氤氲的湿润感,像是身处岭南,一呼一吸中充满了水汽,整个人可以浸润其中,但其笔墨之法、擅画之物、思考之域,又并非限于岭南。方向对“水”情有独钟,画面中常出现云、雾、湖、海、船、桥、海港、码头等与“水”有关的事物,这种湿润感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画面中描绘的物象,另一方面,源头在于方向运用笔墨的方式。中国画看重对水与墨互相生发。水点滴汇聚成云、海、湖、泊,墨点滴游走成线、面、形、体,水中有墨,墨中有水,水墨交融。方向的笔墨如行云流水,所绘之水恰如自然的粼粼水面,波动流淌,而墨随其势,不饰雕琢。方向用笔随心而动,笔笔轻松而形体聚合,构图密而不疏。画面密实也是方向区别于众多水墨画家的特点之一。此外,方向近年来作品的色彩也更趋向统一,不再使用早期清亮的大色块对比。色彩由浓至淡、由繁至简,是艺术家自我心境的自然流露,也是他的主观选择。当方向的目光从岭南的庭院转向北方的万千都市,随着艺术思考的不断成熟、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色彩似乎随心境一般渐渐沉稳了下来,但笔墨的丰富内涵得到了提升。看似单纯的色彩,在勾画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时,以“不繁”绘“过繁”,有选择性地提取艺术家心中具有都市代表性的意象组合,用沉稳的墨色表达在这纷乱都市中雅致闲淡的心态。
展览现场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水墨艺术介入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以后,在世界文化情景语境中去感悟、彰显和延伸水墨艺术的精神特质与表达手法,就成为当代水墨画家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方向作为山水画家的文化自觉,则是体现在以水墨艺术语言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讲述“中国式”世界故事的路径与方案。从某种角度来讲,方向的都市山水画是一种当代社群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探索,且在更深层次上提示着中国山水绘画除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伦理意涵之外,山水文化实际与人类社会之间具有一种更加直接的联系。
部分作品展示:
正月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浮云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暮色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角楼 180×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朝霞 180×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北海 180×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健康码 180×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恭王府残雪 180×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桂林山水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山河岁月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入幽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雪霁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端午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澄怀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黔山写生图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天星桥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生命之浅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东海 247×12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岛国 360×96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冬奥之城 240×20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迷城 180×14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黄果树 180×288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布达佩斯之夏 180×288cm 纸本设色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