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1700件海内外“国宝”汇聚一堂 半天阅尽千年

时间:2022-10-12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原创专稿

摘要:是什么样的展览,展陈面积竟然能达到6000平方米,占据了国家博物馆南6、7、8、9四个展厅,以及序厅、南三层平台和走廊公共区域。

听说展出的作品是从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开始的,将整个美术史都搬进了国家博物馆。

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照夜白图、五牛图、瑞鹤图……集体亮相,只要你能想到的作品,基本都能看到。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八大石窟中的中国五大石窟,也搬到了室内展出。

这个展览筹备了十七年,收录了全球263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拍摄了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这便是“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展览现场

9月2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包含“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和“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板块,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

     

展览现场

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集中亮相,是国内藏品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集合汇聚,让流落在外的“国宝”以这样的方式回家。

半天纵览千年中国绘画史

如此多的“国宝”汇聚在一起,是否让你眼花缭乱,不知从何看起?

展览在参观路线的策划上,非常用心,按照“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撰的角度呈现,将海内外作品汇聚到一起,分为“皇皇大观”“生生不息”“美美与共”“久久为功”四个单元,完整地反映历史变迁的状态,这也是此展览不同于其他展览的独特之处。

   

展览现场

在过去100年里,《千里江山图》只展出四次。只要有它展出,必定会有很多人排队观展。2017年,在《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千里江山图》展出时出现了“故宫跑”。

此次展览也不例外,一步入宋代绘画部分,展厅中央便是放大2倍的《千里江山图》灯光特效图。

 

展览现场

《千里江山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若开卷一次,敷染的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就有可能剥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故宫从1992年8月28日拍摄之后,便长期入库封存。

再一次将它打开,便是相隔1992年拍摄的十七年之后。

2005年7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全集》正式启动。但当时故宫最好的图像底片大多是4X5英寸,无法达到《宋画全集》图像采集要求。经过故宫主要领导与专家们经过反复慎重研究,最终决定开卷查验:若发现问题,立即按应急预案作抢救性修复;若画卷保存完好,马上由资料信息中心主任亲自拍摄。2009年1月5日,《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卷,再显真容。令每个在场专家惊叹的是,千年国宝,完好无损。

《千里江山图》深藏故宫,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和高新数字技术,让它可以化身千万,满足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慕,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价值与意义。

        

展览现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梳理、抢救、保护流散海内外的中国古代绘画宝贵遗产,建立起浩大的历代绘画精品图像数字资源库,解决了古画名迹“藏用两难”的历史性难题。

      

展览现场

我们以前看展比较零散,没有办法看到海外收藏的作品。正是因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我们才能在展览中集中看到分藏在各地的同一朝代、同一流派、同一画家、同一主题的画作。

   

展览现场

虽然展出的都是复制作品,但也非常的难得,让我们可以全面认识中国绘画史乃至文化史的全貌。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美术史搬到了展厅,将它变成了一本可以观看、欣赏、品读的书,让书本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这对于学习艺术史和中国画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同时也让美术史变成了面向大众的读物。

先秦、汉、唐、宋、元、明、清,让你在半天内,纵览千年中国绘画史。

  

展览现场

让文物“活起来”

将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通过最新科技保护艺术遗迹和文化遗产,将它们重现及数字化虚拟,也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延伸。

  

展览现场

在“取像传真”的长廊里所呈现的是在中国文物数字化领域中,针对石窟这一类文物数字化20年的成果集结。

展览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八大石窟中的中国五大石窟分别是,重庆大足石刻、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和甘肃炳灵寺石窟、四川安岳石窟、杭州灵隐飞来峰石窟群等代表性龛像进行等比例复制。

  

展览现场

大型文物3D打印复制,是浙江大学重要的学术贡献。将不可移动的文物,变成可移动的文物。

此次展出的杭州灵隐飞来峰石窟群,从接到任务到最终的展览呈现,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展览现场

该组造像系南宋宝顶山石窟大佛湾第15龛《父母恩重经变相》第五恩“推干就湿恩”,进行了1:1.5倍高保真数字化3D打印复制。

这件造像原件是在很高的崖壁上,并不大,我们很难近距离看到,但通过数字化1.5倍的放大,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造像的样貌,也可以看到它风化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也在告诉大家文物保护势在必行,是在与时间抢时间。

  

展览现场

这一尊是宋代四川安岳石窟毗卢洞“紫竹观音”像,是安岳石窟代表性的作品。美工在复制时也是按照传统工艺在制作,并且是原大复制。如果你拍照片发朋友圈,估计很多人会认为你在原作前。在它对面的墙上,展示了从国外各大博物馆汇集的水月观音的形象,让大家可以看到同时期绘画与雕塑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

北魏龙门石窟古阳洞具有代表性的四大龛,其中三大龛造像题记碑,入选“龙门十二品”。

 

展览现场

西秦炳灵寺石窟第169窟第10、11、12龛壁画,其中11、12龛整体壁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画。


展览现场

西秦炳灵寺石窟第169窟第20龛佛像,是黄河上游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佛像石窟寺之一。

  

展览现场

北魏晚期麦积山石窟第121窟塑像二组,是佛教中国化历程中代表性的佛教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

此外还有北魏云冈石窟第6窟和敦煌莫高窟第45窟,其中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原窟开凿于盛唐,覆斗形顶窟,西壁开深龛,四壁满绘壁画。

让复制达到考古级别,是浙江大学数字化团队秉持的根本原则。这九件展品为我们生动呈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

接下来“光影丹青”会通过视、听、触、嗅多感官交互装置,穿越时间阻隔,突破空间距离,打造跨越多个朝代、融合多幅精品的沉浸式画境空间,让你眼前一亮。让一幅幅静止的中国古代绘画,在光影中“活起来”,也让观众在享受全新视听盛宴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回溯“大系”的发端 与漫漫17载编纂之路

今日,再溯源 “大系”的发端,人们看到的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艺术的一座高峰——宋画。

宋画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古代绘画的黄金时期,各类绘画都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此后数百年的发展都是在宋代基础上的发展完善。

 

展览现场

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宋画存世量约为1200多幅,散落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也多将宋画作为镇馆之宝或收藏珍品,一场展览中如果能展出几张宋画,那也立即能引来学界甚至公众的高度关注。

 

展览现场

时至21世纪,关于宋画的一个大胆设想诞生:将散落在各地的宋画,以最新研究鉴定成果为基础,用先进的拍摄、制版、印刷技术,系统、高质量地编纂、出版宋画。

杭州是近千年前南宋的古都,由浙江来担任这份工作,再适合不过。于是,一个设想在2005年开始落地变为现实。

这一年,《宋画全集》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首期项目启动,也开启了漫漫17年的编纂工作,从最早的“两岸故宫宋画”扩大为《宋画全集》,再拓展延伸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

《宋画全集》启动之初的3年,是项目最困难的3年。对于所有博物馆来说,宋画太珍贵了,每打开一次都是对文物保护的巨大挑战。

1200幅存世宋画,散落在世界各地,要把他们集结成册,调动所有博物馆打开重要文物进行拍照,极其困难,尤其是对于宋画资源并不多的浙江来说,更像天方夜谭。

作为宋画主要的收藏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项目首家选定的合作博物馆。北京故宫收藏宋画体量约为250件。北京故宫非常支持这一项目,并同意提供一套当时故宫博物院4x5英寸的标准图像资料,但当时的底片尺寸只能印刷A4纸大小的图,不符合《宋画全集》的大开本尺寸要求,更何况全集中还需要大量局部放大图、跨页图等。“大系”项目启动时就确定了尽量采用8x10英寸大型技术座机对原作进行拍摄。

这就意味着故宫博物院要全部打开250幅宋画原作进行拍摄,显然这样的决定对于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都是极其重大的决定。经过慎重研究,故宫决定给予项目大力支持,打开文物进行拍摄。


千里江山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当时,名声赫赫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因青绿颜色有所剥落已经封存了17年,将这件长卷全部打开拍照,故宫历经了反复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拍摄,仅这一件文物的拍摄就历经一个多星期。

所谓万事开头难,北京故宫对项目的支持也推动了后续国内博物馆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国内博物馆的拍摄此后全面展开。

国内博物馆的拍摄顺利进行,但是并不意味着海外博物馆能够畅快的敞开库房的大门,让一个此前未做过如此大项目的团队去拍摄他们的中国文物。


展览现场

海外博物馆方面,项目组首先选定了日本,日本是中国宋画收藏较多的国家,博物馆、寺院、私人收藏总量约200件。但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保护文物都是博物馆从业者的本职工作,日本博物馆同样面对拍摄申请保持了谨慎态度,也让项目组多次碰壁。在与日本博物馆的多轮的沟通与洽谈中,项目组发现,日方对于中国团队的出版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所疑虑。

项目组最后决定也首先从重要博物馆开始洽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工作组向日方解释,《宋画全集》项目在启动伊始就已经设置了缜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浙江大学出版社配备了专用制作室,安装了24小时监控探头,信息要移动时必须输入密码,并要有3个人在场见证,严格管控每个环节以防止图像外流。

 

展览现场

从图像质量方面,为了给研究者和学习者带来纤毫毕现的古画细节,许多大尺寸的画作都是分段拍摄后再拼接为整体。纹路、颜色都要严丝合缝地对上,这对技术人员是极大的考验。

在多方专家、浙江大学校友的帮助下,多方联络,一轮又一轮的解释与洽谈之后,获得了日本博物馆的肯定,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日本的拍摄也开始有序进行。积累了与海外博物馆的洽谈经验,工作组在世界各地的图像征集与拍摄工作陆续开展。

 

展览现场

2008年,《宋画全集》终于开印,项目团队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还包括印刷技术难题。


黄筌 珍禽写生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为了让每一幅古画将回最大程度地原作的笔墨神韵,确保印刷精美,并进行多轮校色,反复打样,很多时候还要赶到馆藏地或展览现场去比对原作。在实践操作中,他们通过高标准的色彩校正方法,辅助数字图像色彩管理;设计印刷质量检测方法,提高图书色彩还原度;利用海量图像资源管理系统,以支持高效的图书编辑工作;项目组还通过反复比对,在20多种纸样中选定了一种具有卓越色彩还原能力和独特手感的纸张。进厂开印后,项目组全程跟机监印,一经发现质量瑕疵,立即报废重印……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2010年9月,《宋画全集》基本编纂完成,以收藏地编排,分为故宫博物院卷、上海博物馆卷、辽宁省博物馆卷、中国其他文化机构卷、欧美国家卷和日本卷等,共计出版23册,收录海内外102家文博机构的827件(套)作品,系统地反映了两宋300 余年间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整体面貌。

如今再回望,《宋画全集》的编纂、出版,堪称是整个“大系”项目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阶段。

2010年底,《宋画全集》的出版告一段落,随之启动的则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沿着过去5年的工作继续展开对《先秦汉唐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计划搜集、入编工作,海内外200余家博物馆藏先秦汉唐、元代绘画珍品,精选明代、清代各流派、各大家等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

     

展览现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各地博物馆的支持与认可,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也随着进入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新阶段,不少博物馆也有能力分别组织力量开展文物数字化项目。

有了《宋画全集》的卓越水平,和此前的合作经验,海外博物馆也愿意继续提供关于中国绘画的藏品图像,或授权项目拍摄。2012年12月,《元画全集》面世。直到2015年下半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总入编图像从800余件(套)增加到12200多件(套),收录文物是最初《宋画全集》计划的15倍多。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文矩《文苑图卷》


摹本《琉璃堂人物图》

此后项目继续进行,启动了全世界范围中国历代绘画高精度图像资源的采集工作,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机构的文物精品,甚至敦煌藏经洞中的古画也都收集而来。


(传)唐 周昉 内人双陆图 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至2022年,经历了漫漫17年的长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包括《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这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结语

花17年策划的展览,的确让人震撼!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观看展览。各具风格的绚丽画作,带你纵览山河大地万千气象;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精品佳作,处处充满生机;兼容并包的文化,展现人间万象与瑰思奇想......

 

展览现场

传统文化“活”起来,以作品为基础走进中国绘画的历史,不仅拉近了公众与传统的距离,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科技的魅力。

相约国博,穿越古代,纵览千年历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