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每到一个地方,李若姮会与当地人同吃同行,探索当地文化,现场进行文字与照片记录,并完成绘画的草稿,回工作室再完成创作。
开幕现场
2022年8月,李若姮在国内的首次个展“迷失与发现——文明冲突中的艺术档案”在北京开幕,展览呈现了她的以色列档案——《战争与和平》、哥伦比亚档案——《黄金传奇》、中国档案——《西便门记忆碎片》三个系列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旅行的记录和思考。
《以色列纪实摄影》
李若姮 《巴以隔离》 墙装置 2014年
比如以色列档案--《战争与和平》,李若姮作为作为一位战地摄影师,深入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记录了战区的温情,同时还在以色列举办了摄影展,她将犹太人生活照片与跟巴勒斯坦人们生活的照片放在一起,在平民的世俗生活中寻找人类普遍渴望和平与爱的共性。
作品《巴以隔离》取材巴以隔离墙,艺术家在此次展览中还原了其中的一段墙面,可以看到墙面中有很多涂鸦,李若姮介绍,很多当地艺术家会在巴以隔离墙上进行涂鸦创作,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和平发声。在此次展览中,她借助作品传达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李若姮《亚马逊传说》 油画 117x97cm 2019年
李若姮 《黄金之歌》 油画 100x80cm 2022年
李若姮《加勒比盛宴》 综合媒介 60x70cmx2张 2021
在哥伦比亚档案——《黄金传奇》中,李若姮探讨了自然生命的议题,她讲到,哥伦比亚土著人对自然生命的探索跟尊重让自己很触动,他们相信人的精神可以转移为其他的生物或变为飞鸟或变为青蛙,他们重视灵性的体验,从哲学观念上说就是以不同的生物形态体验不同的生命角度,探索动物跟人类一样高贵,他们甚至更崇拜有些动物的功能,是在自然和谐里面对生命的探索和尊重。
作品《西便门记忆碎片》与李若姮的记忆有关,西便门是李若姮曾经生活的小区,该系列是对其童年记忆的还原。当时是纸媒盛行的时代,大家依托信件来联系家人朋友,因此信箱是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启发了她选用信箱作为代表元素进行创作,记录从信箱到手机的媒体变化,也记录我们时代发展的差距。
现场可以看到,信箱堆积在一起,就像是一栋被废弃的大楼。李若姮也讲到,这些信箱30多年的历史,其实并不太旧,但是但看着像100多年了,特别有时空的穿越感。同时,一个信报格子代表一户人家,它有个人情感和历史的装载,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信箱就成为这个社区和时代共同的记忆的象征。
李若姮 《记忆碎片之邮箱》装置 2021年
李若姮《记忆碎片之公示栏》综合媒介 60x80cm 2022年
李若姮 《记忆碎片之信件》综合媒介 60x80cm 2022年
除了信箱之外,李若姮还创作了两面“墙”,在第一面墙中,她选用了从信箱掏出来的一些旧物件,如锁、医学博士治疗奇迹的广告、假的户口本、最早的二维码、灰指甲广告等,用石灰砌到墙里一方面是象征信息的遗忘,另一方面这些堆砌的信件也代表了娱乐时代的开始,以及它对我们现在社会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二面墙收集北京市小作坊刻章公司的废章与信箱里的有年代跟特色的旧广告,如最早的汽车驾校和精装公司。她以多媒介制作了这个有着年代记忆,最终被废弃的公示墙。还原一个被年代遗忘的环境。
“旅行中的见识非常影响我的认知,比如关于哲学上自我定义的问题,比如说我是谁 ?怎么去看待世界和人生?我更倾向于哪一种的生活?以什么态度面对世界?”李若姮说。
艺术家李若姮
正是如此,李若姮的旅行创作不仅是对当地文化的一个记录,也可以回答一些当代人的空虚或者迷茫。
董其昌在《画旨》中讲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李若姮正是这样的艺术家,这也是她的独特所在。
艺术家
问:此次展览是您在国内的首次展示?
李若姮:对,这是我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也是对自己过去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
问:展览呈现了您的以色列档案——《战争与和平》、哥伦比亚档案——《黄金传奇》、中国档案——《西便门记忆碎片》,从中可以看出您去过的国家有很多,也了解到您非常喜欢旅行。
李若姮:我是一个爱旅行的人,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很多国家地理杂志,从中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地理风景,也引起了我对奇形怪状的山脉,各样的水下生物以及文明古迹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有能力自己出去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去进行一些旅行,比如去到非洲支教,还有去到以色列做战地记者。区别于普通人的旅行,我更看重的是,旅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多样性,并且会有意识的考察这种文化多样性。
因为每个地区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快或慢,或是现实的,或是普世的,我在旅行的过程中对这些进行记录,然后会提出一些对自己或者人们有意义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创作。比如关于哲学上自我定义的问题,比如说我是谁 ?怎么去看待世界和人生?我更倾向于哪一种的生活?以什么态度面对世界?
问:您思考的似乎都是比较终极的问题。
李若姮:确实如此,在创作中,我更倾向提出开源性问题,然后进行思考的表达,希望观众的理解也是开源的,我不想给出一个固定的答案。
问:在多元文化的探索中,您更在意的是什么?
李若姮:我更在意的是文化的共性问题,而不是不同。比如在创作哥伦比亚系列时,发现其很多文物,与我们汉代的玉文化有高度吻合的地方,为什么相隔如此遥远的距离,还会出现这种相似性,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希望寻找不同文化的融合性,大家可能对不同会更感兴趣。
问:当然,您给出了一部分答案,还是想听听,您为什么会对这种共融性感兴趣?
李若姮:这与我在以色列的经历有关系,在以色列当战地记者期间,我穿梭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个国家的人民对中国人都非常的友好,不管是在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我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体验到了人性的美好。
而这两个国家却在进行战争,在这样沉重的背景下,我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抛开政见、文化、宗教等等元素,大家的需求都一样,就开心快乐生活。
因此,我在以色列办摄影展,此次展览展出的“以色列系列”就是对当时生活的记录,想借此告诉大家,不要打来打去,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问: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您的考量是什么?
李若姮:我去过的国家有二十多个,有两点吸引我:一个是文化交融性要强,比如像摩洛哥,有波波尔人,非洲后裔,白人,阿拉伯人,他们以及背后所携带的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进而会形成一个新的璀璨文化。
另外一个是跟自然有关系的地区,人类的行为本身脱胎于自然,在自然中有很原始的情感,是我想用艺术去探索的。比如非洲,保留了最原始的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当地土著从自然、动物行为中提取出的元素、符号从而形成的文化和宗教、哲学,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教会我们重新认识自我,以及我们该如何和自然相处。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好奇心。
策展人
问:此次展览的主题为“迷失与发现”,做为策展人您能否谈谈主题的含义?
徐烜:李若姮与国内学院派艺术家不同,一方面是和她的学习经历有关;另外一方面有她的旅游经历有关。国内年轻艺术家很少有机会可以去到世界上如此多的地方。
人类文明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是浮浮沉沉的,某段历史人们不去关注的时候,就是迷失的状态,当大家都去关注的时候又会浮上来,这点很像是李若姮的创作,她的“哥伦比亚”系列就是对逝去历史的打捞,让其重新浮现出来。
回到展览本身,李若姮的经历本身也是“迷失与发现”,她的艺术创作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和有名,但在国内并不被人们所知晓,没有做过任何的展示,此次展览相当于让人们发现她,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种“迷失与发现”。
问:李若姮的这种创作方式非常有意思,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该如何看待她这种类似于考古学或者社会学中田野考察式的创作方式?
徐烜:李若姮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画笔与世界对话,这种方式挺好的。
当然,她不仅仅是行万里路,还读万卷书,她的书房有很多的书,她也非常的喜欢读书。李若姮每去到一个地方,都是尽量的让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因此,她能够感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构成,这些旅行为她带来了无尽营养,她将这些营养收集之后,在回到自己的画室创作,这正是她的所想所悟很不一样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