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吴帆×李美京:记忆物语》——当代纤维艺术展学术沙龙(世博会博物馆)
时间:2024年1月30日14:30~16:30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主持:吕红荣
嘉宾:吴帆 张敏杰 王雷 姜俊 李丹丹
学术沙龙嘉宾,左起:吕红荣、王雷、李丹丹、姜俊、张敏杰、吴帆
主持人:策展人吕红荣馆长
重新发现纤维艺术的特质
发言/李丹丹
嘉宾:上海明珠美术馆李丹丹馆长
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请问李丹丹,您作为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您是如何看待当代材料艺术的现状?以及作为策展人,如何能够做到尽可能在吸引观众的同时,确保艺术的独立性与深度?
李丹丹馆长从美术馆馆长的角度谈论了当下美术馆希望呈现的展览是既保持专业性,又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引起大众的共鸣,并且提供给观众对艺术更多的探索和体验。
李丹丹馆长引用了哲学家韩炳哲在《美的救赎》一书中提到的“平滑美学”来对比讨论在当今的语境下,纤维艺术的一些特质需要被重新发现。“平滑美学”是指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快速划过和快速感知而获得审美体验,而欣赏纤维艺术作品需要人们的目光驻留,去体验作品中的手工感,去感受作品表面复杂的、纠缠的、丰富的层次表现和美学特征,这一点与“平滑美学”是十分不同的。“记忆物语”这个展览似乎就能折射出人们当下对于艺术的一种渴望。
纤维材料的双重属性
发言/王雷
嘉宾: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艺术家王雷教授
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请问王雷教授,纤维材料应用广泛,作为一位代表性的当代材料艺术家,请谈谈对纤维材料的认识;在选择材料时,如何将材料作为媒介传递社会信息,并快速表达对主题的思考?
王雷教授认为对纤维艺术和纤维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人们对事物和生活的认知。比如,人的头发和眉毛被认为是一种纤维,那么人的声音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种纤维,是一种可以传播、交流和互动的纤维媒介。不是只有丝线才是纤维,发光的光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纤维。那些大家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很多物质都可以理解成纤维。
王雷教授从一个经验丰富的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深度的剖析了材料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能为作者、作品和观众提供的深层的语境。李美京教授在作品创作中所用的扎带,其基本的概念是捆绑和束缚,扎带锁住之后就很难解开,这是它的物理属性。当艺术家去思考如何用扎带去创作作品时,就不能只考虑它的物理属性,而要思考它的社会属性,用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体现扎带更深层的含义。如果艺术家在作品中能体现出对材料的社会属性的深刻解读,就会引领观众去往一个不曾看到的层面。
吴帆教授在作品中所用的椅子和铁丝也具有一种象征和隐喻。椅子的基本属性是用来坐的,椅子也具有象征地位和身份的社会属性,事实上,每个人对椅子的理解也不同。吴帆教授在一把不常见的传统样式的椅子上缠绕了铁丝,来展现新与旧的观念。当我们去欣赏作品时,可以带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想象去寻找作品背后的故事。王雷认为在作品创作中包含的材料、技法、形式和空间都具有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极致地挖掘这种双重性才能做出更精彩的作品。
叙事之美与写实之意
发言/张敏杰
嘉宾:国际知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张敏杰教授
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请问张敏杰教授,从学院的角度如何看待纤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张敏杰教授谈到,他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最早在中国美院壁画系是有纤维工作室的。从2002年,就开始了纤维艺术的教学。他认为人类的历史有多久,纤维艺术的历史就有多长。因为人类要运用纤维编织来防寒,创造出为生活生产服务的器具,纤维就产生了。从人类诞生那天起,就离不开纤维。纤维艺术由来已久。
张敏杰教授认为吴帆教授的作品是宏大的和铺天盖地的,以一种信手拈来的自信与巧妙运用一些现成品创作出非常吸引人的大型的立体作品。他高度评价了吴帆教授有关椅子的一系列作品,认为作品中的椅子不仅传达出一种视觉上的美,还传达出一种叙事性。生活里的椅子被艺术家赋予了特殊的想法,使得椅子的概念无限蔓延。根据自己走访多国美术院校纤维工作室和纤维艺术家个人工作室的经历,张敏杰教授认为吴帆教授的作品是对写实性研究的一种拓展和探索。
对纤维艺术本体的讨论
发言/姜俊
艺术评论家、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姜俊博士
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请问姜俊博士,纤维艺术通常与传统手工技艺相关联,请从公众的认知度和吸引力角度谈一谈纤维艺术在公共艺术领域是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姜俊博士简要介绍了纤维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不同时期纤维艺术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纤维艺术源自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传统的壁毯艺术和地毯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叙事性。与绘画相比,壁毯的优势在于可移动、可更换、可随身携带,这些特点与壁画和建筑捆绑的关系不同。在18世纪和19世纪,出现了更详细的艺术门类的划分。特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使得绘画、雕塑和纤维艺术等成为独立的艺术类型。在这个过程中,绘画去掉故事性回到绘画本体,雕塑去掉叙事性回到空间表达的本体,在这个语境下,20世纪20年代,前卫的艺术家追求编织语言的纯粹性,去掉编织中的叙事性。特别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壁毯艺术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继1962年首届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毯艺术双年展创办以来,在之后的每一届展览上,壁毯的面貌在不断的改变。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展览上,一方面,平面的壁毯走向空间,壁毯与空间和装置形成了更多的联系;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壁毯的编织上更注重对材料和工艺的探究,尝试了开创性的实践。从作品形式来看,平面的壁毯走向空间,甚至演变成一种软雕塑的形态,而这类艺术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也就有了纤维艺术,fiber art。在20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的崛起中纤维材料被广泛使用,这与很多当代艺术家认为艺术门类的划分方式已经过时的观念有关,他们秉持一种跨媒介的观念来看待艺术实践。如今,当代纤维艺术继续延续了这种跨媒介创作的态度。事实上,艺术的边界是很难被打破的。对于纤维艺术的创作不仅要强调观念性,还要关注纤维艺术的本体,纤维媒介的特性。当代纤维艺术实践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视频、表演、雕塑等,但是关于纤维本体的讨论是不可回避的。
直到20世纪90年代,很多纤维艺术家一直没有进入到主流观众的视野。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女性力量的讨论,以女性作者居多的纤维艺术和纤维艺术家开始受到关注。这也引发了如今很多关于纤维、编织和女性身份之间关系的讨论。
在创作中认识自己和世界
发言/吴帆
《记忆物语》参展艺术家吴帆教授
策展人、深圳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请问吴帆教授,这次展览中有一件作品是特意为世博会创作的,请谈谈你的创作理念;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纤维艺术家,谈谈你对纤维艺术创作的理解与感悟。
吴帆教授介绍了装置艺术作品《素裹·世博会》的创作思路。她认为,世博会是一个展示人类现代设计成果的平台,世博会上各个国家馆的建筑外观和建筑材料与工艺令她印象深刻,她希望以纤维为语言在地创作一件与建筑相关的作品。作品《素裹·世博会》源于作者于2020年为“第六届的深圳公共雕塑展”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素裹•中康路》,延续了树这一元素,增加了几何结构,寓意人类建筑的起源。将金属材质的枝与叶与自然之树、人文之屋融为一体,仿佛自然而然地生长于此。吴帆教授认为,无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很难跳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的物质属性。作为艺术家,她想通过作品表达人、自然和建筑的关系。
吴帆教授在谈到作品《繁花》的创作时这样说道:这件作品看似很绚烂,但是其中也寓意了繁华散尽的凄凉之美。这次带来的作品跨越了十年,她经常能从作品中看到从前的自己。她认为她对生命的体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希望通过作品和巡回展览找到共频者,以柔软的纤维给社会带来有温度的体验,这也是她能坚持艺术创作主要的动力来源之一。
——以上文字系根据2024年1月30日学术沙龙嘉宾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