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走进中国笔墨,感知中国笔墨!“图画真解——中国笔墨的研究与实践”在宁波美术馆开展

时间:2024-06-14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6月8日下午,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展览“图画真解——中国笔墨的研究与实践”,在宁波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中央美院原院长、中国美院原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潘公凯,潘天寿基金会会长励国仪,香港故宫研究及策展部主任潘晴,蔡氏艺术与科学基金会主席、中华海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张培蒂,中央美院燕郊校区美术馆馆长吴守峰,中央美院副教授胡雪琴、陈慰平等宁波市外领导嘉宾;以及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红艺,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高庆丰,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正伟,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宁波大学原校长聂秋华,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剑,宁波市委督察专员、⼀级巡视员孙义为,宁波市奉化区区长魏建根,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崔秀良,宁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韩志敏,宁波市妇联主席俞泉云,宁波文促会副主席陈瑜,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毛孟军,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高屏,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特聘院长徐仲偶、执行院长陆海等宁波方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主持。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高庆丰宣布展览开幕


中央美院原院长、中国美院原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潘公凯介绍展览情况


支持单位代表龚利红致辞

“图画真解——中国笔墨的研究与实践”展,由“中国笔墨文献展”和“潘公凯笔墨探索”两大主题构成,以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内在精神结构的经典表达形式之一的“笔墨”作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多媒体记录呈现中国画笔墨复杂衍变的悠久历史,引领观众透过笔墨之精妙,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并在全球性文化视野下对中国笔墨问题进行现代阐释,展开对中国传统笔墨在当代实践的新思考。


潘公凯、励国仪夫妇向宁波美术馆捐赠作品,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颁发收藏证书

其中“中国笔墨文献展”的内容,来自我国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潘公凯教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组织的《中国笔墨的当代阐释》这一研究课题。该课题以全新的现代语言表述,借用现当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及其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深入解析,特别是把传统画论中的关键概念与核心主旨放到国际化的知识学平台上进行阐释与辨析,采取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对比参照的方式,凸显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与共性。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主持开幕式

另一大主题是“潘公凯笔墨探索”,展出潘公凯先生近年来创作的部分代表作品。潘公凯先生是我国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既保有了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挥洒、厚重、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景形成绝佳的融合与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转型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可能。

  

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的潘公凯先生作品,重点聚焦于中国笔墨的书写性以及整体笔墨语言体系的建构,寄希望于以此展促进中国广大观众和国外研究者在新时代语境下理解与感悟中国艺术传统,对中国画的当代文化价值和未来发展道路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展示:

潘公凯 《残荷如石图》970cm×180cm 2016


潘公凯 草书“无涯”136cm×136cm 2000


潘公凯 《暗香秋水图》360cm×300cm 2006


潘公凯 《漫天飞雪图》360cm×280cm 2006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