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保兴
中国工业版画是随新中国发展历程应运而生的特殊画种,曾几何时,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并赋予一个时代激情似火的版画图景。2015年9月12日上午10:30,“工业现场——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探讨今天工业版画的现状。
本届三年展聘请了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青年批评家张新英担纲策划,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版画艺术研究院、学院、自由艺术家等200余件作品。
从地域特色到文化平台
“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是湖北美术馆在“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美术文献三年展”之外倾力打造的又一品牌项目。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表示,湖北是工业重镇,产生了很多的工人版画家,在50、60、70年代,湖北的工业版画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将工业版画作为一个地域特色形成了三年展。工业版画三年展就是一个平台,可以呈现各个地域的版画特色,包容这些特色,不仅仅是湖北的,更主要的是要看到工业版画在创作、展示上的多种可能性。工业在变化,艺术家的感受在变化,创作也应该变化。
打破传统模式 强调展览开放性
本届三年展将展览主题定为“工业在场”,由“工业•现场”、“工业·戾场”、“工业&版画”三个版块组成。通过群体征集和策展人推荐的形式,打破工业题材和工业群体的传统概念,取消“学院”、“画院”、“群体”的划分,增加活动的开放性,在更大范围征集全国各大版画创作群体的作品的同时,还特别征集了许多院校及专职艺术家的“工业题材”版画作品,其中参展作品的70%是传统架上作品,但在表现题材以及手法上与传统工业版画有很大差异,另外30%甚至于传统的版画都不相同,有装置、影像、数字交换技术作品,这些作品或对版画的架上表现形式做了实验性的突破,或体现了艺术家对“工业题材”的当代语义转换。
“工业•现场”板块是整个展览的主体部分,展出的是从叙事角度对当代工业发展现场以及当代新型工人风貌进行记录的纪实性作品,涵盖高铁、航空、水利、船舶、桥梁、煤炭、石油等方方面面。
“工业·戾场”版块展出的是从批判的角度对后工业和文化下语境下人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社会进化等问题进行思考的作品,著名版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吉荣的作品《进化图典》呈现了对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面对社会转型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从另一个侧面此版块揭示了工业发展所必然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传统的工业版画概念及表现题材都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周吉荣表示,三年展要延续下去必须要扩展内容,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样式上。
今天,“工业版画”既不是一个单纯的题材概念,更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概念,而是一个关乎版画语言的本体概念,“工业与版画”无疑是切入问题的关键。“工业&版画”版块展出的是打破传统工业与版画的概念,但又与工业与版画相关的多种形态的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参展艺术家徐小鼎的作品《凝固的人造景观》对版画套版概念的灵活运用,将原本具象的城市抽象化,提示城市生活空间对人类的重要性。艺术家宋纬阳为本次三年展专门创作的景观艺术作品《说旧——再画黄鹤》通过对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的历史实地考察,在展墙上利用模板喷漆再画黄鹤,引发观众因工业化而消逝的景象的反思。此版块也体现了本届三年展的学术思考,对工业版画的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思考和阐释,并未当代工业版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由“叙事”转向“在场”
“2015第二届工业版画三年展”从史学和批评的双重角度入手,沿着首届三年展的脉络,遵循当下艺术从“艺术再现”到“艺术表现”再到“艺术参与”的发展趋势,将关注的问题由“叙事”转向“在场”,进一步探讨在传统“什么是当代工业版画”的问题,同时拓展“工业”和“版画”概念的边界。策展人张新英表示,如果说首届的“叙事”是将历史进行深入的梳理,那么本届“在场”思考的则是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工业、版画、以及工业版画的转型问题。
当代工业版画该如何发展?
湖北美术馆是国家重点美术馆,本次展览亦是湖北美术馆2015年度重要展览之一,开幕当天下午,湖北美术馆举行了题为“从工业叙事到工业在场”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宋恩厚、著名批评家鲁虹、孙振华、著名版画家张广慧、周吉荣、资深记者李法明等来自全国各地,关注工业版画发展的专家学者,就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工业、版画以及工业版画的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公共教育活动 推广版画独有魅力
展览期间湖北美术馆也将推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推广活动。通过作品导览“策展人与您同行”、“走进·临近现场创作——雕刻时光”、“书友交流会——作为‘媒介’存在的版画”、“儿童工坊——版画公开课”等活动形式,搭建美术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为观众呈现出本次展览作品背后丰富的艺术空间,以及版画独有的艺术魅力。
据悉,展览将从9月12日持续至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