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30 来源:雅昌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嘉宾合影
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本次展览是“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是由湖北省美术院联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以及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和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五家共同联合主办的这样一次学术性的交流展。湖南、湖北其实是洞庭南北,一衣带水。从地理上来说也是非常亲近的,从文脉上来说我们是共同的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延续着楚文化的文脉,所以湖南、湖北在历史上也是有渊源、有文化的共同基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孕育了荆楚文化和湖湘文化,我们借这样一个展览的契机是融合了邀请了100位工笔画的两地的工笔画的艺术家呈现了他们近几年的精品力作,一共有100幅工笔画作品。从这些工笔作品当中我们既能看到两地的艺术家,他们延续着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法以及对当代生活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两地不同的艺术家在各自的地理位置上,包括对文化的延续上、关注上,他们有不同的视角和探索。所以既是一次交流的平台,我觉得也是走向未来共同融合的一次学术交流。
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主持开幕式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钟鸣:湖北工笔画作为工笔画的一个重镇和大省,在全国的工笔画格局当中它有它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湖北美术学院作为八大美院之一,它的工笔画在全国八大美院里面它是非常优质的国家精品课程。我们湖北的工笔画家,包括走出去的工笔画家,很优秀的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名家,全部都是我们湖北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这些工笔画家,所以工笔画在湖北它有得天独厚的这么一种优势和这么一种土壤。所以这一次的话,我们选取的工笔画家是我们刚刚进行的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举办的一次第二届全省的工笔画大展,从这个大展的作品当中精选出来50位工笔画家的作品。它涵括了老中青三代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家,以及它这个不同的艺术追求的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可以基本上呈现出我们湖北的目前的这个工笔画的最高水准这种面貌。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开幕式现场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钟鸣:我现在给大家介绍几件作品,首先就是我们湖北美术学院的院长徐勇民教授的一件工笔画作品。徐教授他的工笔画的特点,主要是从这张画来看,他从造型上吸收了古代壁画里面的很多的这种造型。那么从整体风格上来说,他吸收了书法和工笔这种线条的结合,然后再施以淡彩,我们可以从画面上看出来整个画面只是两个有一点点色彩。整个的他选用的纸张是一种有色的纸,这个有色的纸有助于他的画面形成一种色调关系,然后其实在中国画里面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应该是用的比较多的是水墨,水墨画。那么徐院长,我理解他应该是在这套作品里面,他把这种书法和工笔进行了一种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可以说是他在多年的这种,对工笔画语言的探索上迈出了一个很大的一个有变化的一步。可以想象着说未来他很有可能形成另外一个更新的具有他个人独特风格的这种工笔画的这种风貌。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钟鸣:下面这一件是原来湖北美术学院的副院长陈孟昕先生的一张工笔画作品。陈孟昕先生他的特点,因为最早他读研究生,他是水墨研究生,毕业之后他进行了工笔画的创作,并以工笔画名世。所以说他的工笔画里面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出来这个写意,这个水墨对他工笔画的一种影响,所以他就孕育了很多这种撞水、撞粉这种肌理效果来把控他的画面的色调。我们就从这张画可以看出来,另外一个在色彩的运用上面,他把油画强烈的色彩甚至是对比色运用到了他的工笔画创作当中。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从芭蕉叶上面也能看出来绿和红的这种对比造成一种冷暖关系,所以他的作品的特点在中国当代工笔画坛也是独树一帜,他的人物造型也是具有他独特的形成他独特的一种陈氏造型,陈氏的这种造型风格非常明显。所以说他现在的这种创作无论是在色彩上面,还是在造型上面应该来说他把中国画的工笔语言融合了他个性化的一些独特的探索,把他推到一个新的一种境界。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钟鸣:这件作品是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长李乃蔚先生的一张作品,我们都知道李乃蔚先生他是以可以说是工笔画里面的超写实主义。那么从这幅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他早期的一张作品,应该是90年代的一幅作品。这张作品是他的一个写意的手法和这个工笔的也是一种融合,而且从整个画面来说也孕育了肌理效果,而且很重视对这种意境的营造,表现的是少数民族这种游牧民族的这种生活,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而且造型上面也非常的独特,具有他非常独特的李氏风格的一种造型,也就是说他的造型体系形成了他独特的一种李乃蔚式的这种面貌。所以他只要一提笔,不管是他现在画的写意也好还是工笔也好都具有这种很有特点的一种造型。在这个色彩上面整个的这张色彩追求的不是那种很浓艳的色彩,那么他追求是一种比较素雅的比较很有油画色调感的色彩。最突出的是中间的那块红色,其他的就形成就是为了突出他这块红色,进行这一种塑造,这一种烘染,所以他的作品可以说也是具有非常的具有楚文化的这种神秘感,很浪漫的这种工笔画的这种风貌。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钟鸣:这一件作品是李峰教授,李峰教授我们都知道他是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的系主任,执掌国画系工笔画的教学很多年了,那么现在湖北的很多年轻一辈的很多很有影响的工笔画家都是他的学生,所以从教学的成果上来说,他可以说是桃李天下。从他个人艺术的成果上来说他也是成就斐然,我们从这张作品可以看出来李峰先生他是一个具有浓郁的这种传统国画的素养的一个艺术家。那么他的工笔主要是以传统的工笔语言结合现代的这种艺术理念来进行支撑他的创作。另外一个他的造型,李峰教授他擅画女性,擅画美女,他表现的女性大体上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他笔下的女性非常的优美,非常的优雅,非常有涵养。所以他在色彩的搭配上面他也很讲究这种既浓艳又不俗气这么一种把握,也就是说他的色彩既感觉到五彩缤纷,同时他对中国画的这种品味他也把握的很好,所以说我们从他的作品里面可以感受到我们李峰教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一个艺术家。他笔下的人物都活灵活现,都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对工笔画创作的一种探索所追求的一种方向。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范飞:这次的展览是我们湖南、湖北两省可以说是近几年第一次联展,我们湖南作品都是挑选了中老青三代的代表作。一般都是包括我们湖南著名的上一代郑小娟郑老师,有我们朱主席的,我们的顾问这次基本上都参加了,包括孙建林、王炳炎当时谈的一批代表作基本上都囊括了。我们湖南青年一代的代表我们整个湖南青年的作品代表作,还有中青年这一代基本上都是代表作过来的。然后湖南这一次湖南到湖北所有的作品都是我们学会挑选了好几次,包括挑选了、筛选了整个展览,我们一共做了是学会做了好几次就是四次精品展,湖南精品展。所以说从这四次精品展里面的作品,作品从精品挑选出来展来围绕我们两湖展览期间来完成这次湖南的代表。然后湖南这次来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代表我们整个湖南工笔画界算是最高的水平来到了我们的湖北。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范飞:这幅作品是我们湖南郑小娟郑老师的作品,郑老师也曾经是我们美术出版社的副社长,也是我们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郑老师是当时这张作品是代表郑老师的代表作,这张作品郑老师的原作是在中国美术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所以说这张作品是郑老师当时代表整个一个湖南,代表这个画风。包括这个小孩,父母背着小孩在农家那里晒辣椒那个场景,郑老师用这个手法表现的是非常浑厚的手法。然后这个作品从构思、构图,包括走向都反映当时这个农村确实是农家妇女来干这个农活,做这个农田晒辣椒的场景。其实湖南、长沙,包括湘西那一块整个都是这种场景非常非常多的,来这是代表一个丰收、收获的季节。辣椒整个表现手法是非常反映当时的情景,是我们湖南郑老师她们这一代的作品之中的比较精品之作。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范飞:这幅作品是我们湖南省美协主席,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的院长,我们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朱训德朱主席的作品。这一张作品是朱主席当时反映表现也是湖南本地农村妇女来炊烟、做饭这个手法。但是这个手法朱主席表现是用浑厚包括朴厚的手法,浑重的手法。这个作品里面我们朱主席用更理念的想法把这个来表现出这个青烟整个艺术的氛围浑厚的氛围就是当时朱主席来表现这种手法的是当时他的一个代表,代表作。整个一个手法来说表现手法来说,他是一个很完整的一个理想在里面,所以说朱主席当时想因为他是从湘乡出来就是齐白石的家乡,他是从小接受这个文化气氛、文化氛围这种接触到这种常见的农家生活的表现方法来整个表现的画面的方法很浑厚的一个艺术方法。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范飞:这幅作品是我们湖南我们工笔画协会的顾问原来是永州市美术家协会的主席海天,海天老师的作品。这个表现手法他是比较写实、而且他最熟悉把握的技法来说就是很纯朴、写实的一种技法。然后就是眼神包括动态都是表现一个画家内心里面想这个艺术空间在里面,而且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一张是我们海天老师的代表作,也是属于代表作,所以说画的是比较扎实很浑厚的,结构比较明确,就是写实的一种。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展览现场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范飞:这幅作品是我们工笔画学会会长吴文光吴会长的作品,这张作品他表现的就是有一个分染、细腻、空间、想象空间很丰富的就是比较淡雅。而有一个科幻的语言在里面,而且他画这个作品的认真度其实就反映了我们这个会长对创作、对做事很认真、包括这个构思、理想、概念都是非常清新怡人的。我们会长他是我们湘西,出身在湘西土家族,所以说他这个表现手法,包括整个画的理念、概念都是反映他内心的很认真,包括这个构思想象空间丰富,就是这种理念在里面,所以说我们这张作品也是我们吴会长的代表之作。
“气·象——两湖工笔画联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