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3 来源:雅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6年11月25日下午4时30分,由批评家鲁虹策划的展览@武汉·2016“王广义:存在与超验”在合美术馆开幕。当代艺术家王广义自2012年以来的作品首次集中亮相并成为本次展览主线,艺术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阶段的创作手稿成为展览另一条隐性线索呈现出其30余年的思想变化及对应的创作状态,围绕着“存在与超验”的主题以架上绘画、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概括王广义“对艺术的想象”,“对存在的困扰以及对不能判断的事物超验部分的困扰”。
本次展览主题的关键词之一“超验”是王广义近年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超验”,王广义解释说,“最简单的理解是说我们所不能认知的事物。人的认识是有一个边界的,我们对不能认知的事物或者认知不到的事物要保持一个崇敬、敬畏的心理,这个很重要”。尽管“超验”是人们在探讨和宗教的时候经常用到的词,但是王广义认为“艺术应当和超验的品质有关,艺术不仅仅是一般层面上观感上的感觉,艺术应当和不可知的事物相关”,亦正是因为对“超验”的思考和追逐,王广义在创作中选择了以“超验和神秘”为情绪触动的可能性。
对于王广义而言,“存在”似乎与“超验”具有某种逻辑上的关联,并显示出艺术家在神秘的精神状态中接受事物的状态,“我做不到去认知它,但它对我构成了诱惑、困惑。所以我对它的存在只能有一个态度,就是‘认信’的态度。‘认信’这个词很重要,就像人们对于上帝,只能是认信的态度,而不能质疑,也无法论证”。而在对应本次展览时,“存在”从作品内容上显示出王广义对日常生活的意外亲近。“这次的展览当然显示出我近期的存在状态”,《日常》系列更是艺术家首次对个人日常状态进行描绘,这组作品从未公开展出过,艺术家通过自画像的方式,描绘了近乎私密的场景:如厕、用餐、浴室。而这组日常化的场景被艺术家赋予了某种偶像化的神圣含义的同时艺术家又落入“生命犹如尘埃”的困惑之中。
本次展览合美术馆聚全馆之力,用9个展厅展出了装置新作《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装置作品《温度》、《新宗教》系列、《日常》系列、《物种的局部》系列、《冷战美学》系列、《通俗历史学研究》、《神圣的下降》、《受伤的风景》、《人民战争方法论》、《圣物》、《Visa》,以及8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阶段的创作手稿和由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 Mattila)拍摄的以王广义为主角的纪录片《叠像》(Chimeras)。
展览现场
装置作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王广义2016年最新的创作。关于这件作品,王广义认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各个国家关于世界格局都有不同的想象, 各国绘制的地图在国界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信息引发了艺术家关于“地缘政治”的重新思考;尤其是《诗经-小雅》篇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引发了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个“新秩序”的可能。”
展览现场
开始创作于2011年的《新宗教》系列亦在本次展出。对于《新宗教》系列作品,王广义最初构想是追溯自己成长中所经历的——包括从小的教育背景,成长中所受的领袖的影响,以及作为艺术家对西方艺术史的学习和了解,这几乎就是“两条文明的线索”。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分布于现场多个展厅的《冷战美学》系列向观众呈现了政治题材中常见的核爆炸片段;玻璃钢雕塑则描绘了躺在地上抵御爆炸的人物,在防空洞里蜷成一团;穿戴防化服和防毒面具,或者是手术口罩;用苍蝇拍在消灭携带病毒的昆虫,以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一幅“冷战美学”的场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王广义在三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用绘画与装置这两种的不同艺术方式表达了他对历史、艺术、生命等重大命题的综合性思考,进而诠释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本次展览策展人鲁虹因此总结王广义“一方面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即在使其从审美特征中解放出来时,引入了艺术新对象的因素——观念及具有认知价值的表现;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特点与个人经历,对来自西方的装置艺术进行了全新的开拓,从而打上了深刻的个人印记”。
展览现场
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谈到本次展览时,特别介绍了展览的同名画册——《存在与超验》由“偶像的底片”、“认知的边界”、“视觉政治学”、“冷战美学”、“思想的线索”、“信仰的困境”及“附录”等7个部分组成,既有架上作品,也有多媒体形式,全面总结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王广义的艺术思想和实践成果。在黄立平看来,“偶像的底片”、“认知的边界”、“视觉政治学”、“冷战美学”、“信仰的困境”5个部分“是他艺术实践的总体架构,也是《大批评》后艺术思想发展的基本结构”,让观者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的王广义的内在逻辑,“有视觉悬念,也有文化态度”。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6年11月25日展至2017年5月25日。在为期半年的展期内,合美术馆将围绕展览举行王广义的专题讲座与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